发布时间:2018-10-15 15:00:51作者:路人丙来源:医药经济报
原福泰CSO、著名计算化学家Mark Murcko最近在J. Med. Chem.发表了一篇文章,根据其个人经验总结了成为优秀药物化学家的28条素质。其中包括科学家通用素质如持之以恒、满腔热情、尊重数据等,也包括药物化学特有的素质如“心中永远装着目标化合物应有特征”“不畏惧高难度合成”“高度重视生物学”等。
Murcko是福泰的缔造者之一,在药物化学界名气不小。他发明的分子相似程度指数和对分子骨架、修饰方式的分析有较大影响力。
有些人可能觉得他的建议听起来像是老人的喋喋不休,但要真正理解他说的这些经验,还真需要一些实践经验。笔者重点谈谈药化特有的几个素质。
一般而言,对于目标化合物需要特征(TPP),在项目开始前就需要整个团队讨论决定,优化全面性质,而不仅仅是活性。新分子骨架确实非常重要,即使药物成功进入临床,大公司一般也会找一个不同骨架的候补药物。遇到确证靶点不要轻易放弃也十分重要,因为没有任何新药不曾经历过严重挫折。当然,“坚持不懈”也要有“度”的掌握,做粉状蛋白的估计已经有人后悔了。新手可能觉得做化学的只要设计合成化合物即可,但深入了解靶点的生物过程也十分重要,这个道理需要慢慢体会。
“不畏惧高难度化合物”,则是一个正在失去的素质,现在合成高手越来越少,这对深挖化学空间是个不利因素。
经验确实是药物化学的重要成分。知道成功、失败项目在历史转折点曾经做出的选择,对于解决将要遇到的难题很有帮助,因为药化问题通常不能仅靠科学原理解决。新药发现的条文多半写得含糊不清,做出正确决定所需要的信息几乎永远都不完整,因而遇到问题就更依赖过去在相似情况下的经验。现在发现药物的压力巨大,即使有过沉痛教训的老江湖还经常会感觉难以把握复杂的局势。
药物化学是个复杂的学科,是一个科学、艺术、手艺的混合体,所以没有人能不经过长期实践就能成为优秀药物化学家。据原默沙东研发总监Bill Greenlee估计,一个优秀的博士毕业生需要15年的磨练才能成为技术比较全面的药物化学家。因为药物化学并非严格科学,所以这些成熟化学家面对同一问题会给出完全不同的解决办法。原Pharmacia曾做过实验,让多名经验老道药物化学家从一堆化合物挑选自己认为看上去最好的化合物,结果意见有很大分歧。
当然,Murcko未提及“运气”这个最重要的因素,而如何把握转瞬即逝的机会也是一个重要技能。不过瑕不掩瑜,他的这些经验之谈还是值得年轻人借鉴的。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