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并购是大型生物技术 公司最终选项?

发布时间:2018-10-15 14:45:35作者:编译 廖联明来源:医药经济报

大型生物技术公司是泡沫时代不可错过的投资对象。除了安进(Amgen),其它公司都实现了两位数的销售额增长,推动股价不断上扬。但面对产品老化、临床研究遇挫和在研产品风险仍然颇大的难题,一些大型生物技术公司显得缺乏生机。这也引发了思考:他们是否应该向大型制药企业学习以求突围?

新基医药(Celgene)、百健(Biogen)等都在努力应付销售额下降的问题,并寄希望于在研项目能够给公司带来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大型制药企业的经营之道并非能快速学会,但这些生物技术公司需要思考高增速逐渐消失时如何向股东提供回报,也许他们应该考虑同规模并购的可能性。

QQ图片20181015144722.jpg

业绩普遍令人失望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大型生物技术公司的不景气正引发这些战略问题。新基医药向投资者保证,向FDA重新提交ozanimod申请的时间将早于预期(该药市场前景备受看好,此前收到了拒绝申请函)。而除了新基医药,其它大型生物技术公司无法用2018年初的业绩让投资者高兴。 

在某些方面这些大公司已经做出让步——安进,这家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在2011年开始分红,2015年吉利德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新基医药与百健则完成了股票回购,只剩下再生元(Regeneron)是唯一一家不直接用现金回报股东的公司。

再生元总裁Leonard Schleifer把自己的团队称为“行业中最富生产力的研发引擎之一”。从EvaluatePharma预测的数据看,再生元研发线的净现值只占其市值的4%,而上市产品的净现值是市值的131%。换言之,投资者希望看到公司有更好的成长前景,或者有更多的现金分红来提高公司的估值,尤其是在最近的上市产品Dupixen的第一季度销售成绩让人感到失望后。

再来看其它生物技术公司,除了吉利德外,其他公司的上市产品和研发线的净现值总和均超过了公司市值。即使如此,吉利德最近的表现,包括第一季度的收益,还是让Leink公司分析师Geoffrey Porges认为股票还不够便宜。新基医药研发线上的新药最多,但这些新药的风险也是最大。按照卖方观点,新基医药研发线净现值占该公司市值的35%。

同规模并购或是趋势

那么,大型生物技术公司能做些什么使自己保持增长,让投资者放心?

吉利德和新基医药去年的两笔并购——分别并购了专注于CAR- T疗法的Kite和Juno,也许可以作参考。

吉利德通过收购Kite获得了Yescarta,该药被预测将成为“重磅炸弹”,其在今年第一季度以4000万美元的销售额超出了预期。不过,这笔交易并没有给吉利德的产品线带来明显变化,只有代号“KITE-585’”的产品引起了分析师的注意。自从去年10月吉利德花费119亿美元收购Kite后,其股票就下跌了20%。

新基医药今年3月耗费90亿美元购买Juno的投资回报更不理想:虽然处于临床Ⅱ期、代号“JCAR017”的新药被认为是“重磅炸弹”,但其未来仍有很大的研发风险;另一只产品JCARH125在2024年的预期销售额只有1.22亿美元。不过,自那时起新基医药的股价只下跌了5%,尽管ozanimod的上市遇挫已经使其股价受到了负面影响。

再生元没有提出战略举措的相关计划,安进和百健可能还有大的动作。安进不拒绝交易,百健也是专利授权和千万美元级别并购的常客。然而,从新基医药和吉利德的迹象看,投资者在当前的环境下可能不会从这些风险投资中获得回报。

目前生物技术公司的选择并不具有吸引力:给股东更多的分红、昂贵的补强交易(可能不会给公司带来任何价值),或者慢慢等待研发线上的产品上市(考验投资者的耐心)。

还有一个选项是进入大型并购,就像大型制药企业一样。这个很可能发生,因为有吸引力的中小市值公司的估值仍然居高不下,而大型生物技术公司自身的低迷估值使它们容易受到掠夺性收购(近日夏尔接到武田的收购报价就是一个信号)。同规模并购对大型生物技术公司来说还是新鲜事,但这可能是这类公司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

编译/廖联明 来源/EP Vantage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