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AI+医药应用频落地 商业化何时到来?

发布时间:2018-09-30 15:11:31作者:本报记者 齐欣来源:医药经济报

AI+医药应用频落地

商业化何时到来?


随着研究日益成熟,越来越多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落地。

各大医院加码AI应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学场景出现AI的身影。6月28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吴晓航医生在宝德人工智能产品技术应用探讨会上表示:“致盲眼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经济损失达600亿美元。现有致盲眼病治疗资源供不应求,全国致盲眼病患者估计将超过7000万人,但全国仅有注册眼科医生2.8万人,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6。此外,基层医院缺乏专科医生,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导致患者信任度差,基层的医务人员缺乏人群筛查技能。”

对这些问题,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帮忙解决?在吴晓航看来,答案是肯定的。她指出:“眼科发展人工智能具有重要的学科优势。眼部是人类最重要的体表器官,眼部图像和信息易获取。先天性白内障作为代表性的疑难罕见眼病,是探索医学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突破口。中山眼科中心具有全球最大的先天性白内障数据库训练样本,通过专家团严格制订标签,可以涵盖诊断、评估、治疗等全链条信息。”

可喜的是,人机对比实验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展现出专家级的诊疗水平。记者了解到,中山眼科开设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门诊,已临床验证超过3000名患者,诊疗决策准确率超过90%,达眼科专家级医师水平。现已拓展至全国14家医院,并在广州越秀区三家社区医院进行AI眼科筛查试点。

吴晓航认为:“AI+也可以做到术后智能随访和并发症预测,实现对随访过程的精准预测与远程监控。”

目前,一些三甲医院都在积极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李庆丰介绍,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到互联网医院,提出了以医疗机构作为主体发展互联网医院,把互联网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第二个名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业务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区别于传统的互联网医院模式,致力于建立新一代的互联网医院,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和智能技术,尤其是用人工智能新技术,打通院前、院中和院后整个诊疗环节,构建由内而外的“互联网+妇儿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药企布局AI加速药物研发

不久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成立“妇女儿童健康人工智能发展”联合实验室,进行妇女儿童领域的人工智能新技术发展、开发和转化利用。李庆丰预测:“不久的将来,或将实现的一个场景是,当小朋友反复生病,他的父母亲就可以给他穿戴上智能感知设备,连接互联网,通过远程医生收集诊疗信息,进行诊断,开具处方,然后处方直接发到医药公司,再通过物流方式将药品送到患儿手中。这种情形应该很快就可以实现。”

在业内看来,医生的知识、方向、临床经验各不相同,对疾病的判断也有差异,通过人工智能可以把医生、护士的服务做到同质化,这也是AI的核心内容。

广东工业大学一位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告诉记者:“AI在医药领域的探索,由于各大医院具有相当海量的图像信息,将更具研究优势。”不过,目前AI+仍具一定的研究难点,如还需手动标签图像信息或完成筛选。”

值得关注的是,AI在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正在加速探索。Global Market Insight的数据报告显示,按照应用划分,药物研发在全球医疗AI市场中的份额最大,占比达到35%。而智能医学影像市场则为第二大细分市场,并将以超过40%的增速发展,在2024年达到25亿美元规模,占比25%。

AI在新药发现、安全性、有效性测试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近两年,跨国制药巨头已开始选择用AI技术加速药物研发,并选择与医疗AI创业公司合作。据动脉网梳理,阿斯利康与BergHealth,强生与Benevolent AI,默沙东与Atomwise,武田制药与Numerate,赛诺菲和葛兰素史克与Exscientia,辉瑞与IBM Watson ,辉瑞与晶泰科技等都达成了合作关系。

2018年5月,以算法驱动创新的AI医药研发公司晶泰科技宣布与辉瑞制药签订战略研发合作,将融合量子物理与人工智能,建立小分子药物模拟算法平台,提高算法的精确度和适用广泛度,驱动小分子药物创新。

6月11日,美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司Insilico Medicine宣布与药明康德签署合作协议。Insilico Medicine公司将使用其独有的生成对抗网络和强化学习等新型算法生成的新药研发管线在药明康德的新药研发服务平台上进行测试。针对全新的以及具有挑战性的生物靶点,例如未知晶体结构或配体的靶点,利用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理想临床前药物候选分子。

业内人士指出,国际制药巨头已在医药AI领域深入布局,国内企业也可以参考借助AI技术加快药物研发的速度。此外,医药AI产品如何商业化将是下一步市场发力的重点。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