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30 14:55:52作者:本报记者 张蓝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医疗服务创新趋势下,医生集团的资源技术如何在“飞刀走穴”以外的具体场景落地,正在成为产业链及供应链上下游关注的问题。
近期,博济仁医医生集团宣布携手广东威尔医院联合医生集团,共同构建“实体医疗机构+名医资源+互联网”综合平台;华润凤凰医疗相继同迈瑞、联影、富士胶片达成战略合作,先后成立了6个医生集团……一系列动作显示,IOT(Investment-Operate-Transfer,带资托管)模式受到医生资源自由流动影响,传统采购供应链模式将进入全新的市场博弈。
带资托管通常由服务方或投资方与医疗机构举办方签订托管协议,承诺做出一定数额的投资,投资方在一定期限内获得运营管理权,在期限内收取协议约定的管理费,并提供药品、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获益,在协议约定结束后将管理、运营转还给医院所有人。
赊销管理迎流动考验
不难看出,IOT模式服务方或投资方的主要商业模式,就是赚取管理服务费和供应链(GPO)收入。广东威尔医院联合医生集团创始人兼CEO林子洪指出,医生集团不能仅仅是松散的组织,必须落地扎实业务实体。“从上游的理论学术教育,到中游的产品R&D和品牌转化,再到下游处方外流、临床服务、技术输出、专利转化、医药集采等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架构配置。”
器械、耗材、药品是院内物资管理的重要部分,更是医疗服务安全性、有效性的核心保障,为了保证治疗用药,摆脱药品积压、资金周转等问题,医生集团、服务平台和医药商业间的供应链需要更紧密的合作,以适应现代医疗机构和平台组织的管理要求。
原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副院长、博济仁医医生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捷指出,医生集团作为独立法人机构和医疗机构实体签约,在国外是通行模式,有相应法律和政策保障。然而,医生集团不是和医疗平台简单结合就能发展起来的,人、财、物的运营管理都要系统扎实投入。“现在的传统供应链管理还是围绕公立医院,包括招标采购、二次议价等制度问题客观存在,医生集团为供应链带来的变化主要基于需求的改变。”
鉴于IOT模式重点聚焦供应链衍生收益,聚拢医生集团资源,从需求端逆向上游采购的趋势日渐得到重视。凤凰医疗年报显示,2017年营业收入18.78亿元,同比增加22.50%,在传统供应链业务基础上,集团不断深化“集团+”模式,即“医院集团+集团采购组织(GPO)”“医院集团+医生集团”等。
广东威尔医院联合医生集团已推出15个共享医疗中心,分布在广州、佛山、汕头等地,博济仁医医生集团在珠三角广州、粤东揭阳、粤北清远的专科医院“共享医疗中心”也已经落地,未来将在IOT模式下进一步释放供应链采购需求。
患者从公立医院外流民营机构,多点执业平台就需要更多、更好、更方便的产品,平台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合作,设备、耗材、药品都可以做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互联和共享。林子洪举例:“国外一个骨科中心,整个房间200平方米全是设备、耗材,产品本身的采购成本为0,医生可以使用任何产品,‘先使用后付费’就是对供应链管理的考验。”
需求数据流价值重整
先识局,后布势,基于医生集团需求,完善供应链整合,需要有服务为导向的团队,这和传统单一机构的供应链管理不同。为了应对医生执业流动带来的全新供应链挑战,采用医药产品“零库存”托管模式的医疗机构和平台越来越多,这样做既可以提高资本增值率,也降低了积压风险,减少产品因调价、过期、保管不当引起的损耗。
截至目前,国药、华润、上药等多家医药商业企业积极落地供应链延伸服务和SPD院内流通服务,通过和院内HIS系统、第三方信息平台和ERP系统对接,能够实现从“订单-采购-配送-调配-发药”一体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机构用医药产品信息实时反馈给医药站,配送企业根据需求迅速补充所缺产品,大大提高了医疗机构和平台的整体效率。
北大国际医院院长陈仲强此前对媒体表示,医院对多点执业持开放态度,受聘于北大国际医院的医生在完成医院工作任务前提下,不反对多点执业。“科主任基本是兼职,主要作用是确定科室的发展方向、组织架构、运转模式、队伍建设。医生集团也在某些方面给医院发展带来了一定帮助。”
在药品“零差率”背景下,为了适应全新的医生执业和药事服务关系,北大国际医院也和北大医药合作实现了供应链药品“零库存”管理。北大国际医院药剂科主任段京莉介绍,医院将不再建设大面积药库,物资库存费用大幅度降低,以需求为导向制定购药计划,做好药品准时化采购。药品从医药公司进货后,直接进入各调剂药房验收入库,即时输入药品信息。
林子洪进一步指出,过去的医药产品供应链并不是完整和完善的供应链,毕竟产品购销存在众多环节,医生和患者只是一个使用端的需求,而医生流动将带来大量的医药产品需求端数据流动,如何围绕技术、服务为导向进行新的供应链整合值得思考。“供应链整合不仅仅是医药产品采购,供应数据链条的整合将成为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一环,医药产品购销价值和成本平衡需要重新审视。”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