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药企生产力大比拼

发布时间:2018-09-30 14:35:01来源:医药经济报

药企生产力大比拼


过去15年,辉瑞(Pfizer)在收购、许可交易和研发方面花费了3000亿美元巨资,几乎是紧随其后的制药巨头的两倍。然而,这些巨额投资并未给辉瑞在销售收入或股价方面带来明显卓越表现。这一发现或许会让那些热切期待辉瑞下一次大型并购的人冷静一下。

生物技术公司成长性突出

EP Vantage对全球制药巨头2003-2024年的投资和销售收入进行了分析与展望。虽然辉瑞表现不佳,但强生(Johnson & Johnson)、诺华(Novartis)和一些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却给人印象深刻。有趣的是,从表面上看这些公司的投资策略效率差不多,但投资者对其估值完全不同。

图1显示了2003-2017年大型制药公司的股价表现与产率比(投资额/销售额)之间的关系。其中总投资额包括研发投入、并购支出以及2003-2017年产品授权预付款,销售额是2013-2024年处方药累积预期销售额。

理想情况下,制药公司都希望在图1的左上角找到自己位置——投资额与销售额的比率较小,且股价上涨获得投资人的认可。

在EP Vantage的分析中,有4家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就位于这块区域,这就是“成长股”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分析只涉及到2017年底的股价,在那之后新基医药(Celgene)进入多事之秋并且陷入困境。

谨慎衡量高价并购的回报

EP Vantage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企业投资额与销售额的比率。

投资的时间跨度是2003-2017年之间的15年,药企累计的投资额数量巨大,即使是最“节俭”的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这些年也花费了740亿美元。

EP Vantage认为,投入对实际产出的影响会有一个10年的滞后期,因此销售额参考的数据是2013-2024年处方药累积预期销售额(2013-2017年的处方销售额来自每个公司的年度报告,2018-2024年的销售额是EvaluatePharma的预测数据)。

当然,衡量企业的研发力往往十分困难,10年的滞后期意味着在所选投资期内的一些销售额不能计入,因此这个报告的数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卖方投资机构如果对未来过于乐观在预测销售额时可能会高估。

从图2可以看出,公司间不同的投资决定所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例如,根据预测,尽管诺华和辉瑞2013-2024年销售额的水平相似,但前者的花费只有后者的一半左右。

在大型药企中,只有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的投入/销售比略低于诺华(分别是27%与28%),但图1显示投资者对前者的战略并不看好。

当然,投入/销售比只是衡量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在另一项对新药批准数量的分析中发现,默沙东(Merck)领先,诺华居第二。

在生物技术公司方面,百健(Biogen)在投入/销售比这个指标中脱颖而出,为16%;安进(Amgen)这一数值最高,为20%;吉利德(Gilead)与安进的情况接近。

今年,许多药企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需加快业务发展以保持销售额的增长。但有吸引力的在研新药要价仍然非常高,收购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编译/廖联明

来源/EP Vantage


TIM图片20180930143756.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