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江山信美任吾行

发布时间:2018-09-29 16:20:15来源:医药经济报

江山信美任吾行

——致被时代期冀的我们


亲爱的医药人:

见字如面!

假如给我们一个时光瓶,写下对十八年后医药产业的期许,大家将如何落笔?那似乎还远在天边的年份,因为“中国制造2025”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实施,正在步步接近。我们今天的梦不再是口中的诗,我们诗里的绿水青山也不再是梦中的远方,畅想一下,绿色文明的生态,包容共生的市场,协调共享的资源配置,创新开放的大格局,振奋人心的画面感仿佛近在咫尺。而2035那一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正好30周年。

2018年6月,中国高考,正是检阅的时节,医药经济报组织评选的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单隆重揭榜之际。我们借用今年全国高考的作文试题展开联想,引出中国制药第一军团的年度业绩单。对于高考,我一直有难解的情结,40年前恢复高考,是改变我们知识青年命运甚至是共和国发展走向的伟大变革,是对尊重科技知识、崇尚公平竞争的信仰最真实的诠释;这些年来,我们同样把这份信仰延续在中国制药百强榜单的打磨之上——

我们的指标是纯粹的,只用企业过往一年的销售数据作评估;2017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共创造13085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中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7.8%。其中,前10强中有6家规模突破200亿元,这6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达到16%,规模在100亿-200亿元之间的企业市场集中度达到了11.7%。

我们的规则是公平的,每一年都有新旧更替,2017年新上榜企业达到6家,所有上榜企业都跻身15亿元+俱乐部。

我们的意义是多元的,不仅是对标杆的礼赞,更是对企业成长与成熟的见证。我们发现,2017年度制药百强平均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了12.8%,比制药工业整体增长速度快1.4个百分点。其中,排在榜单后20位的成长型药企平均增速为15.9%,是拥有增长后劲的生力军。那么,十八年后的2035年,这份榜单还将留下谁?未来虚位以待,今人只争朝夕。

流时代中所有的事物都会匆匆流逝,时间、心情与外物都会迅速地成为过去式,只有未来是新的。然而今天,当我们重新梳理,似乎过去也是新的。纵观前12届的榜单,80%的企业名字始终留在排行榜上,这样稳定的队伍是医药行业特有的神话?毕竟《财富》杂志曾经统计过: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主流医药企业何以逃脱这样的魔咒,支撑百强企业闯过生存发展瓶颈的支点在哪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球医药创新正步入黄金时代,本世纪初全新分子实体审批数量持续低迷,熬过研发失落的十年之后,2017年FDA创纪录地批准了46个新药上市,其中有12个抗癌新药,并批准了CAR-T药物,开辟了肿瘤免疫疗法的新纪元,这给一度沉闷的新药研发打了一针兴奋剂。截止到今年的6月1日,FDA又批准了11个全新分子实体和新生物制品。中国CDE在2017年也收到112个一类新药的临床申请和上市申请,是近十年之最。

从制药百强中最具创新力的药企来看,包括恒瑞医药、正大天晴、齐鲁制药、豪森药业、先声药业、海正药业、华海药业、复星医药、绿叶集团、东阳光在内,他们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了8.6%;其中有“创新药一哥”之称的恒瑞医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了12.7%。最具创新力的百强企业同样也是制剂国际化的排头兵,齐鲁、复星、绿叶、东阳光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中国医药已经主动融入全球研发价值链的重构,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从研发外包到合同制造,从资本早期孵化到全球同步上市,多方力量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新药的“买来主义”重新流行,大手笔并购专注扩充研发管线。FDA关注“突破性”仿制药加快上市进程,生物类似药大品种方兴未艾,中国市场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将成主流。中小创新型药企成为活力基因。令人倍感鞭策的是:2018年6月,中国加入了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ICH指导原则”是国际主流监管部门和工业部门携手促进形成的,对于规范、促进创新,提升医药产业能力的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对“形成新药研发数据和注册的国际互认”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对药品分类的方式逐渐和国际接轨,接下来对药品注册要求调整也是必然的。不管是药效、安全性评价,还是质量控制、多学科控制,中国制药都要加快升级并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

六月,一个新的赛季已经开启,医药科技创新的“世界杯”赛场已经鸣哨,我们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既等不得,更慢不得。

我们选择每年的夏天让制药百强亮相,寄托着这样一份希冀,愿中国医药创新永远生长在无尽的夏天,因为这个季节有最充沛的阳光和水分滋养,即使有风雨,也是扫荡烦闷,带来清新。

今年的夏天又由于俄罗斯世界杯更有些与众不同。足球已经是一种无国界语言,人类对于足球的激情与生俱来,即使有文化隔膜,在球场上都可以弥合。而医药创新也是全球的流行式,无论是研发还是球赛,都是考验技术与意志力的比拼,足球精神与医药创新意识之间其实有着诸多共同点。朋友们,还记得这半个月来看球的不眠之夜吗?足球场上绝没有孱弱!拼搏是制胜的法宝。而医药创新也如围城中的突破,停在原处是困顿,持续奔跑才有出路。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提到,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殷切勉励中国创新者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今天,我们同样用饱满的情怀去体会这句话,为中国医药创新的新时代锋线赋能!

绿茵场上的前锋要具备敏锐的反应力,而药品的创新中也需要嗅觉灵敏的先行者冲锋,他们紧跟全球研发前沿,为中国临床急需的新药研发打好前哨。目前,中国 CAR-T 研发在全球处于先进行列,根据 美国 ClinicalTrails 的数据,截至2017年11月31日,全球注册的CAR-T临床研究项目一共有 427 个,美国以 155 项研究位列第一位,中国以 145 项位列第二,中美两国开展的 CAR-T 疗法临床试验占全部的 70%以上。而且从部分已经公布的临床数据来看,中国企业的 CAR-T 产品效果良好,甚至不逊于欧美企业。在2018年初,吉利德和新基豪掷约200亿美元收购了Kite与Juno这两家在CAR-T研发领域的独角兽公司,这个例子给国内的制药巨头和初创型企业的研发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追风者,被风带起;领风者,带着风舞。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领风者,这是中国制药百强奋斗的理想。伟大的球队不仅要会踢球更要会赢球,成功的公司不仅要会创新,更要让每一次变革都有效率。由此联想起近期马云演讲中的金句:未来30年,经济要洗牌,今天你改变,你痛苦,只有痛才不会苦。你连痛都不行,你苦的日子是非常糟糕的。

三年之前,我们曾经迷失在互联网颠覆实业的呼啸声中,我们等风来,以为搭上虚拟经济的风口,就可以省去助跑,直升云端。然而,风潮退去,哪些玩家折戟沉沙,也让我们看清谁在裸泳,重新审度互联网与实业的关系,重塑新实业。制造业作为中国医药产业的基石,只有企业的崛起,才能让我们有底气应对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争,让我们重新铺就中国医药走向全球的“一带一路”!

任何一场足球比赛中,对于场地、时间、人数、裁判员、计胜方法都有严格的规定,才使比赛增强很多竞技性和公平性,队员踢得痛快,大家看得开心,胜出的人心安理得,淘汰的人口服心服。而创新同样强调每一个企业自身对规则的坚守。熟悉并遵守国际国内注册法规,捍卫学术的真实,奉行诚信。当然,中国式医药创新也需要外部监管的刚性公平,这些都是推动创新可持续的原力。

政策环境是医药创新研发中最大的变量。2017年10月,两办《创新意见》发布,改革临床试验管理,优化审评审批,加强创新权益保护,明确上市许可持有人的责任,提升技术支撑的能力,其中特别强调,对有些药品和医疗器械实行优先审批、加快审批,以此降低研发成本,降低新药上市价格,更好地实现药品的可及性。中国是世界最具潜力的医药市场,2017年共有34个进口化药和5个生物药首次在中国注册,数量也创10年来新高。这34个品种中,有24个进口药已经尝到了优先审评的甜头,在中国获批时间与国际上首次获批时间间隔的平均值为5.3年,以往可能要长达10年。最快的要数阿斯利康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泰瑞沙,在中国获批时间仅比美国获批延后15个月,从获批到上市销售仅用了不到一个月,刷新了进口药在中国上市速度的新纪录。

“十九大”后提出机构改革,国家医疗保障局新近组建,管理着超过全国医疗费用65%的医保基金,新一轮公立医院控费山雨欲来。不难预见,在医疗花费增长缓慢的压力下,倒逼药企必须用高品质的产品去争夺有限的资源,有限的医疗预算会被少数真正有临床价值的药品所瓜分,这个大趋势对未来的新药研发项目选择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更多有临床价值的新药会通过谈判议价的形式加快进入医保体系,这对于研发与市场的有效衔接也是利好促动。

我们必须正视,中国新药产出效率还没能填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鸿沟,老百姓追求健康福祉的获得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新一轮扩大进口就在眼前,国务院要求从2018年5月1日起,对进口抗癌药实施进口零关税,其中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确定了进一步扩大进口的多项措施,支持关系民生的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与2014年相比,中国2017年批准进口抗癌药品临床试验的平均时间114天,缩短了129天;批准进口抗癌药品上市的时间平均为111天,缩短了309天。

今年4-6月国家药监局加快批准了7个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境外新药上市,包括备受关注的九价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和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PD-1类药物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据测算,中国的抗肿瘤进口药市场约有400亿元,原先进口药的实际关税约为5%,那么这一轮减负将为癌症患者节约20亿元的开支,这是利于民生的重大举措。与此同时,进口药进各省大病医保的速度也在加快。

降价是这一波进口药浪潮的主流。中国创新药物原本拥有的价格优势被削弱,如何守住原有的市场份额,争取新的机遇?今天,我们或许还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老默克在上世纪20年代,就曾经告诉过医药人,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将随之而来。中国三医联动改革的愿景,有一句潜台词,就是要让药物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质属性,而不是成为谋利的经济工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8年沸沸扬扬的中兴危机给了我们警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我们期待中国医药界也拥有类似于华为这样的技术控殿堂级企业。中国医药经济发展的下半场重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作为媒体,我们坚持原创,不在别人的故事里饱经沧桑;作为企业,你们,也要力争在技术领域“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我不禁想起六年之前,华为任正非先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们对未来的无知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找到方向,并使自己处在合理组织结构及优良的进取状态,以此来预防未来。(企业的)死亡是会到来的,这是历史规律,我们的责任是应不断延长我们的生命。其实在李煜的原词中,“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上一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或许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总是将恢弘浩荡的愿景呈现在团队面前,而把经营企业的愁苦艰辛无声隐去,伟大总是熬出来的。

岁月总是匆匆而逝,年龄偏偏不请自来,40年前,我走进这个产业;36年前,我与这份报纸结缘。风,总会来的,吹走心底的尘埃,吹开眼前的阴霾,重新认清经历过的人与事。每一年凝视百强榜单,我都为那些直奔前排的企业朋友由衷点赞。

曾记得浦江之滨,我倾听郭广昌先生和同学们的创业故事与友情;曾记得天府之国的成都,当我从首届百强会的讲坛走下来时,好奇地看着一位中年男子字迹端正的笔记,我才知道始终坐在前排聆听的就是赵步长先生;曾记得南阳之行,在遭遇气流颠簸的小飞机经济舱里,与我邻座的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先生淡定专注地批阅文件。还有,每一年金秋的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中国医药产业的高端人士踏上我们会议的红毯,当他们走上讲台时,总会给我这个主持人一个微笑,从此也延伸了他们与医药经济报的默契。今天,他们或许还在经营管理的前线运筹帷幄,或许已经让年轻的二代接棒,或许离开了老东家去开拓创业新天地,他们的选择都是一如既往,用最踏实的行动去诠释企业家精神的真谛。优秀的百强企业家征服我们的,不是资本赋予的光环,而是他们品性的质感。

在这个特别的夏天,我们又一次见证中国医药产业最前排的荣耀,我们用一封信,梳理当下,更祝福未来。我们期待激活中国医药创新锋线进击突破的潜能,一份榜单传递的就是一种信仰。

所有的今天只不过是那生命长河的朵朵浪花,来不及停留,来不及叹息,它一如既往地缓缓向前……尽管前路变幻,让你不得不与熟悉的一切说再见,去为新的梦想开拓空间。但是此刻,对于我们深爱的事业,只要努力付出,我们就会拥有无比真实的被这个时代需要的存在感。

市场是个复杂的剧本,不改变我们生命的单纯,不问扬起过多少烟尘,不枉内心一直追求的安顿,不管走过多远的旅程,感动不一定流泪,感情还一样率真。对中国医药产业未来的美好期待,就是我们亮在心中的一盏灯,让奋斗的心灵永远不会近黄昏。

亲爱的医药人,陪伴产业步入蝉夏,越过风雨喧嚣,歌声还在游走,流云还在守候。纸短情长啊,诉不尽四十载岁月,这个产业的故事,都是关于你我,归来仍是少年;纸短情长啊,诉不尽太多涟漪,愿这个产业的未来——主角还是你我,恰如榴花般灿烂。

产业强则国家强,谨以此祝福中国医药产业之崛起!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