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29 16:00:21作者: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本报讯 (记者 马飞) 继上海自贸区探索启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创新改革后,全球首个医疗器械全产业服务平台4月11日落户上海。
记者获悉,作为第三方服务平台CDMO(研发生产外包组织)+ CRO(临床研究组织),该平台将提供一站式、全过程服务,含生产线建设、工艺开发、样品生产、性能验证、临床评价等多个环节,在助力医疗器械企业缩短产品上市周期的同时,减少资金占用,避免试错风险,同时节约社会资源,解决医疗器械行业小散乱差的问题,方便主管部门监察和管控。
当日举行的“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民营医院机构乙类大型设备审批政策解读高峰论坛”上,广药白云山国际医疗器械创新园董事长周勇形象地说:“以往科研人员要想实现成果转化,就须先开工厂,科研转化必然受到阻滞。”
此番推出平台的奥咨达医疗器械服务集团董事长张峰告诉记者:“在现行体系下,医疗器械新品从研发到产品转化过程,除专利研发时间外,Ⅱ、Ⅲ类医疗器械产品上市耗时需3~8年,投入资金1000万~1亿元人民币。建成后的医疗器械全产业服务平台可同时服务约100个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他对记者算了一笔账,中国每年新增Ⅱ、Ⅲ类医疗器械企业约2000多家,从开始厂房建设到拿到产品注册证,厂房的使用率不超过5%,闲置资源大约500亿元人民币,未来这样的资源浪费将被避免。张峰透露,未来三到五年,该平台将拓展到深圳、广州、成都、北京。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