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人工智能助力皮肤肿瘤诊断

发布时间:2018-09-29 15:59:57作者:本报记者 贾岩来源:医药经济报

黄种人大数据库启动


近日,首款黄色人种皮肤肿瘤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优智AI上线发布会在中日友好医院举行。

“从研究测试来看,优智AI系统不仅在识别准确度的数据上领先国际水平,更由于专门针对黄色人种、采用皮肤镜数据20余万张进行训练,因此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崔勇教授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相对于白种人群而言,皮肤肿瘤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生率较低,但近年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在大众视野中,皮肤肿瘤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对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来说,早期识别并诊断出皮肤肿瘤,都是一种挑战,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而言,皮肤肿瘤极容易被漏诊,造成很大的临床问题。

以黑色素瘤为例,虽然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人。由于黑色素瘤在我国发病率较低,因此大众甚至部分皮肤科医生对于此类疾病并不熟悉。

诊断难度大

人工智能有望解难题

崔勇指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多数皮肤肿瘤病人不会有生命危险。然而,很多皮肤恶性肿瘤早期容易与其他的皮肤疾病相混淆,导致没有及时被发现,等到确诊时已是晚期。由于皮肤肿瘤表现较为复杂,也就给误诊、漏诊可乘之机,这样的情况在基层医疗机构更为突出。

根据皮肤病的特性,其临床表现大多位于肌肤暴露部位,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查看临床图片、皮肤镜图片、病理切片等影像资料来进行判断,“皮肤科是最适合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的医疗领域”已成为不少专家的共识。

从国际经验看,皮肤肿瘤领域人工智能产品作为辅助诊断工具,能够在临床上使很多原本被误诊、漏诊的皮肤肿瘤及早被发现。

2017年,斯坦福大学在《Nature》发表关于皮肤肿瘤机器深度学习的研究,结果显示,深度学习在良恶性3分类和疾病大类9分类任务上的符合率分别可达72.1%和55.4%,而针对同样的分类识别,专业医生平均符合率分别为65.8%和54.2%

“国内的皮肤科人工智能研发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孟如松教授介绍说,“此次发布的首款黄色人种皮肤肿瘤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其测试结果显示,通过皮肤镜辅助诊断良恶性分类符合率可达85.2%,在疾病和大类混合分类上可达66.7%。

发布会上,10名来自北京、云南、内蒙古等地的皮肤科医师与优智AI系统进行了“人机对话”。由国内多位皮肤科专家组成的出题组预先准备了60组病例图片,现场随机抽取10组图片由优智AI系统与医师同时作答,结果显示,优智AI系统已经完成了应用于临床的功能实现,对于皮肤科医生(尤其是基层皮肤科医生和低年资皮肤科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够提供助力。

“大数据”计划启动

国家级数据库成立

人工智能“看病”依托于机器深度学习。对于皮肤病人工智能设备而言,就是要获得大量带有专业标注的医学影像样本,也就是大数据。但是,大数据的发展还面临着阻碍,与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医疗数据中总有部分是各家医院自我留存,彼此之间未开放,不共享。现实中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患者资料仅存在于医生个人工作电脑中,即便在一个科室内也无法共享。种种因素造就了一个个信息孤岛,直接阻碍着人工智能所需“大数据”的形成。

在本次发布会上,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与优麦科技共同宣布启动战略合作计划,双方将针对基层医生(包括但不限于皮肤科)开展临床教育等工作。

此外,针对疑难皮肤病诊断,优麦科技辅助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开展相关的推广工作,尤其是围绕皮肤科的远程诊疗及互联网相关业务展开积极探索和尝试。

目前,首款黄色人种皮肤肿瘤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由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CSID)项目组与优麦科技联合开发完成。优麦科技CEO常江表示:“目前上线的这款系统聚焦皮肤肿瘤,下一步将扩展到更多皮肤病病种,适用于更多皮肤病辅助决策场景,目标是服务国内百万数量级的基层医疗机构。”

随着CSID项目的推进,皮肤影像的全国性协作网已经建立,目前协作医院数量已近500家,接收了近20万组高质量的图片数据,这不仅为人工智能系统建设提供了大数据,还有更多发挥路径,比如构建数据的标准化体系以及开展临床研究与应用的辅助示范作用。

“此次与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拓展CSID的辐射范围至3000家全国基层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周军坦言,“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项目的建立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人工智能,都是很好的尝试。中日友好医院承担着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将为这个项目中的皮肤科人工智能研究、开发与推广提供支撑平台。”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卢清君表示:“基于皮肤影像大数据的智慧诊断时代已经到来。依托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医疗资源的使用率将不断被优化。”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