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政策释放内需 助力中国医械进口放量

发布时间:2018-09-29 15:58:51作者:本报记者 裘炯华来源:医药经济报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召开


近日,记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称医保商会)处了解到,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18年11月5日正式召开。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委托,医保商会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疗器械和医药保健”展馆的总协调单位。

对此,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蔡天智对记者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医疗器械和大健康产业将进入黄金十年,步入快速增长期,受到全球关注。”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会医疗器械相关产品将包括医学影像类产品、手术室设备及器械、体外诊断产品、医用高值耗材、移动医疗及人工智能产品、家用医疗仪器等。

医械进口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和市场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消费和进口齐头并进。中国被业界视为全球最具投资价值、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市场,医疗器械与营养保健产业充满活力,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到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7700亿元,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高速成长的中国医疗器械和大健康市场潜力无限,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提供了绝佳的市场机遇。

来自医保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为2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6%。美国、德国、日本、墨西哥、爱尔兰是我国医疗器械进口的主要来源地。2017 年,我国进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医疗器械产品有49个品种(比2016年增加4个品种)。

从 2017年医疗器械进口产品的种类看,进口产品主要以中高端诊疗设备类为主, 如光学仪器、彩超、X 射线断层检查仪、植入类产品等。其中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除外)进口增长明显,同比增长20.13%,达到5.91亿美元。

对此,蔡天智指出:“市场需求是促进我国进口贸易不断扩大的源动力,也是我国成为世界医药产品进口最快、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的主因。”

此外,有专家指出:“加入WTO以来,我国通过多渠道优化医药产品进口条件,逐步取消数量配额、进口许可证、指定公司经营等非关税措施,实行单一关税,并扩大了加工贸易限制类产品的种类。”

高端进口助力企业技术升级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暂停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决定。决定提出,为进一步支持海南省试点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相关产业,国务院决定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暂停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先行区内医疗机构临床急需且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实施进口批准,在指定医疗机构使用。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秘书长、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表示,海南省进口医疗设备审批权下放,不管是对海南省的医疗旅游事业还是国内整体医疗器械行业来说,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国内医疗器械来说,科技具有导向性,国外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快速进入国内,可以推动国内企业创新研发。

对此,蔡天智也指出,目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还是以进口为主。鼓励国外医疗器械进口一方面有助于探究高端医疗器械的关键零部件以及核心知识产权,在技术上向一流靠近,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进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在国产品牌的竞争下,势必会带动降价。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