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29 15:45:15作者:本报记者 刘卉来源:医药经济报
正如中药注射剂目前所面临的争议一样,未来饮片、配方颗粒是否会在医药渠道维持独占加成,是悬在一直倚重医院渠道的中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近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力发展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
《意见》提到,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纳入国家和省级医保;同时,提高中药饮片在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比例。中医医院门诊中药处方(含饮片、中成药、院内制剂)占门诊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60%,中药饮片处方占药品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中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40%,中药饮片处方占药品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20%。
奖补潮下处方量上扬
记者梳理发现,对中药饮片、配方颗粒进行奖补的不止云南一个省。
例如,3月22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对获得注册或备案的中药配方颗粒、获得新药证书的新药(含原料药、创新辅料等)以及创新医疗器械等,在本市实现产业化的项目,按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后补助支持,最高不超过400万元。
1月3日,山东省卫计委、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促进全省中医医院进一步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明确要求门诊中药处方(饮片、中成药、院内制剂)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比例不低于60%(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低于40%),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比例不低于30%(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低于20%)。
去年10月底,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京医改办〔2017〕5号)“关于印发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推行‘两票制’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中药饮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的流通经营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即中药饮片等不实施“两票制”。
实际上,除以上政策外,为破除以药补医,推进医药分开,2016年起各省市医疗机构陆续取消以往药品批发加成15%销售的政策,实行“零加成”制度,但是中药饮片是唯一被排除在该政策之外的药品种类,仍然享受药品加成。
为此,已有部分医院发布文件鼓励加大不受药占比限制的中药饮片的处方量。研究人士认为,“由于中药饮片终端售价不受加成定价的限制及成本不断上升,医院和企业具有联合推升价格的意愿,或在行业内形成量价齐升的趋势。”
有机构对部分率先实行零加成政策的医院进行调查发现,政策实行后中药饮片使用量同期增长30%以上。
据《2017年医药产业经济运行》数据,2017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9,826亿元,同比增长12.2%。各子行业中,增长最快的是中药饮片加工。
企业布局提速
目前我国市场上,中药饮片或中药配方颗粒销售规模较大的上市药企分别有康美药业、中国中药、红日药业、香雪制药、太龙药业。康美药业是中药饮片的龙头,中国中药则是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的主导企业,两家药企2016年在这个领域的营业收入均超过40亿元, 2017年则突破了50亿元关口。而在多方利好推动下,相关企业对中药饮片包括配方颗粒的布局进一步提速。
4月14日,神威药业楚雄现代中药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神威药业方面透露,该现代中药产业园建筑面积达2.6万余平方米,主要用于建设中药配方颗粒科研试点生产设施、现代中药制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预计,中药配方颗粒科研试点生产设施建设将于2018年第四季度内完成并投入使用;而现代中药产业园建成后,将能每年提取2000吨中药材,每年生产中药配方颗粒5亿袋(克)。
记者注意到,根据云南省的奖补政策,试点企业进云南将获得资金支持:“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新建中药饮片企业生产项目实施一次性奖补。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生产项目落地,按照其生产设备投资的100%(或固定资产投资的20%)进行一次性奖补,单个企业最高奖补不超过4000万元。新建中药饮片企业生产项目落地,按照其生产设备投资的60%(或固定资产投资的10%)进行一次性奖补,单个企业最高奖补不超过500万元。” 除药企外,近期平安人寿26亿元购入中国中药12%股份,更是让人看到了景气度飙高的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这些市场动作都预示着,中药市场正在逐渐放量。
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市场前景可期,但其监管一直非常严格。
近日,四川省达州市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全市中药饮片质量安全集中整治的通知》。此次重点整治中药饮片生产、流通环节。各县(市、区)局可结合地方实际,明确整治范围。集中整治时间为2018年4月中旬至2018年7月上旬。
从全国层面看,2018年初,监管部门专项整治重点工作,将中药饮片放在首位,并表示对于不合格的饮片要“追根溯源”,追查到底,直至生产源头。
2020版《中国药典》拟针对中药饮片做微生物限度检测标准。这被业内解读为,“明确了未来3-5年从严监管的方向,不仅仅是加强飞检,还要建立质量安全高标准,抬高行业门槛,引导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退出,鼓励大企业并购,快速提高行业集中度。”
此外,还有市场分析人士提醒,由于中药在药效上的“模糊性”,不同的省份各有各的政策。在不少地区大力奖补的同时,也有中药配方颗粒被部分省份踢出了医保。该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退出医保对配方颗粒增速的影响并不大,但正如中药注射剂目前所面临的争议一样,未来饮片、配方颗粒是否会在医药渠道维持独占加成,是悬在一直倚重医院渠道的中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