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规则冲突,本土药企资本先行

发布时间:2018-09-29 15:10:57作者:本报记者 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5月4日,在太平洋西岸的北京,中美高级别代表团就包括药械产品在内的贸易摩擦开启“桌面交锋”模式。这似乎给纷扰数日紧张的中美贸易摩擦带来“和解”的可能;几乎同期,在太平洋东岸的华盛顿,美国最高法院的一场听证会搭建起特殊舞台:为了维生素C,中国商务部首次以法律顾问的身份出现在美最高法院,与为美国企业站台的美司法部当面辩论。

这些既是个案,也是国际贸易的注脚,背后传递的却是“绝非巧合”的复杂和紧张。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2017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达1167亿美元,其中出口608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近5年最高值。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本土企业按自身发展规划制定的路径与国际市场规则产生冲突时,如何直面挑战、应对新形势恐怕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有专家直言:“国际市场虽无硝烟,却时刻上演着零和游戏。对本土药企出海来说是一次涅槃重生。”

躲“暗礁”用活规则

中资企业是一个跨国经验相对较少的新兴经济体,但从目前情形来看,风向在发生转变。如中美企业就VC打了13年官司,前述事态的出现将可能产生超出法律领域的影响。这背后是新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规则升级和贸易规则运用的全方位博弈。

据北京东方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惠芳介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原料出口目的国,2017年可监测的原料药中间体出口总额22.88亿美元,其维生素类产品出口额8.8亿美元,占比38.43%。而维生素C出口额1.8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出口原料药排序第一位;近两年,在严格的环保监管和原材料等成本上涨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原料药品种出现价格上涨和反弹,由此带来去年中国原料药出口达到241亿美元以上,成为近5年来最好的一年。眼下中美贸易摩擦将部分制剂前体类药品列入清单,会对原料药出口产生部分影响。更需正视的是,国内5262家原料药出口商中,出口额上亿美元的企业仅有32家,随着各国原料药标准的提升与贸易壁垒的增加,行业集中度会提高。”

记者获悉,VC目前增长已突破14万吨,虽价格没有2008年高,但出口规模几乎是当年的两倍,VE规模仅次于VC,出口规模在5万吨以上;VA是去年行情最出人预料的,出口价格上半年呈下降趋势,到9月开始反转,受巴斯夫火灾影响,12月爆发性增长带动当月出口额就几乎与前11个月总出口额相当。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表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创新同等重要。如生物酶法代替化学合成、管道化反应替代间歇式釜罐、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在线控制技术中的应用等都是成功案例。本土企业国际化要抓住转型升级主线,提质增效不扩产,降低成本,不断改进工艺路线。如今新全球化的形态为商业模式带来改变,各国法律法规、国际市场规则均须学好用好,出海企业要提升风险识别、安全保障和纠纷化解能力。”

根据新形势不难推测,医药国际贸易将呈现如下特质:一是贸易摩擦将呈上升趋势;二是涉及品类金额会越来越大;三是面临的市场规则会更多样化。这是企业转型的阵痛,也是成长的烦恼。

人和资本“走出去”

药企出海需要更多元化地融入国际市场。国际化是我国医药企业的战略选项,海外并购将是国际化的催化剂。据悉,2017年药企境外并购42起,涉及金额727亿元。近日,仙琚制药拟收购意大利两家公司,开启其首次海外并购。去年复星医药10.9亿美元并购印度公司,创下本土药企海外并购的最高记录。

“这家印度公司在美国市场共有17个上市的品种规格,是印度首家获FDA批准的注射剂生产企业,并获得全球各大法规市场的GMP认证,这项收购可避开国内直通欧美的壁垒,绕道印度进入欧美市场。中国进入ICH后,药企国际化的数量和规模在迅速扩大。”于明德认为,“凡是资本走出去的企业,受贸易摩擦影响都很小。国际贸易交流越深入,企业发展越稳定。华海就是最好的例子,10年来坚持在ANDA上下功夫。我认为,国际化重点在化学制剂,人和资本走出去,比产品走出去更重要。”

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国际化最终还得靠创新。记者注意到,恒瑞医药去年研发投入约占营收的12.7%,同比增长48.53%,复星医药的研发占比为8.3%。前者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资本化为零,后者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为35.38%,可以看出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对本土公司出海多么重要。

正因如此,百济神州与制药巨头Celgene合作,将PD-1单抗BGB-A317亚洲地区以外的实体瘤开发权益转让给新基。同时全面接手新基在中国的运营团队,并获得其在中国抗肿瘤产品的独家授权。今年恒瑞医药将JAK1抑制剂SHR-0302局部外用制剂在欧美日用于皮肤病治疗的独家临床开发、注册和市场销售的权利独家授权给美国Arcutis等。“中资海外投资,最具挑战的是整合和经营,因此培养善于处理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尤为重要。”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薛云丽说,绿叶的产业链布局配合企业的国际化定位。目前已在德国设有生产基地,在瑞士布局供应链,下一步将把供应链延伸到欧洲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国内已相对成熟的产业嫁接到欧洲成熟的供应链上,进一步充实产品的海外供应能力。绿叶制药还将在美国进行产业布局,打造全球完整供应链,使产品上市后能够更快地销往全球,从而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