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卡位”院外市场,企业机会点在哪?

发布时间:2018-09-26 16:24:05作者:本报记者 李蕴明来源:医药经济报

“卡位”院外市场,企业机会点在哪?


日前,广东省印发《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成为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第一个进行部署规划的省份。

其中,关于处方外流的部分,对比国务院《意见》中“对线上开具的常见病、慢性病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探索医疗卫生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促进药品网络销售和医疗物流配送等规范发展”,广东的《行动计划》给出的落地点包括“推广处方流转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和运营药事服务平台”以及“推广智慧药房,鼓励医院处方外配、信息共享,改造传统药品保障流程”等。

在监管部门继续加大对零售药店违规促销、药师不在岗销售处方药等行为整治力度的背景下,得到互联网助力的处方信息外流给处方药院外市场带来更大的发掘空间。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从中受益,要针对自身品种谨慎作出选择。

日渐松绑的处方

其实,早在2007年的《处方管理办法》中就已直接提及“不得限制处方外流”,但真正让医疗机构产生内生动力的还是在主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控费手段,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占比”、严控辅助用药等措施以后。

《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93.9%的城市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而“药占比”也继续维持负增长,2017年医院次均门诊药费109.7元,占42.7%,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医院人均住院药费2764.9元,占31.1%,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

兴业证券分析师指出,药品“零加成”使医院药房从原来的收益部门成为消耗医院运行成本的部门,医院有动力将处方药开在院外;降低“药占比”使得医生单次开药有限,病人为了取药方便,或转移至院外市场拿药。

当然,即使药品销售获益越来越少,掌握处方流量仍然能让医疗机构保有颇大的话语权。因此,前些时候涌现的处方外流操作,也多是定向外流给指定的药房或者实行托管的药房。不过上月北京与上海相继发文,斩断了这一可能。北京市医管局在新规中强调:“医师为患者开具外购药品处方时,不得指定患者去特定的药店、药房或其他医疗机构购买。”上海卫计委则明确提出:“公立医疗机构在进行药房供应链优化过程中,须审慎设定与医药企业的合作模式,不应与有关企业开展药房‘托管’或类似业务合作,防范合作可能带来的法律和政策风险。”

“在国内,目前除产品品种齐全的医院药房外,专注特殊疾病用药的DTP特药专业药房和以普药为主、提供便捷及慢病管理服务的慢病专业药房是处方药销售的主要途径,占近80%的市场份额。”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药学服务分会执行会长、信达生物制药市场准入及渠道管理副总裁周岚如是说。?荩(下转11版 另一方面,随着拥有处方权的医生多点执业的推开,尤其是在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大背景下,互联网医疗有望获得快速发展,将带动更多的院外处方销售。医生集团、互联网医院以及慢病管理平台都可能成为处方外流的端口。尽管目前尚未能达到互联网医疗从业者期望的“网上开方、药品配送”,但正是互联网医院常态化,让外流的电子处方真正实现了合法化。

企业机会点何在?

从产品角度看,现阶段的处方外流着眼点主要还是落标品种、高价自费药以及慢性病用药。阿康健康董事长王李珏认为,年治疗用药1万元以上的肿瘤、肝胆、移植、神经、风湿骨科用药将拥有更多机会。

“处方外流未来可能产生以医生、产品为两极的生态。”饿了么医药事业部总经理邵清指出,若有平台拥有大量的医生资源,又能对接相应产品生产企业,有可能自成一个闭环的生态圈。

处方外流持续了多年,已形成多种不同的模式。对比各种模式可以看出:传统的自然溢出模式中,病人拿着医院的处方自己到院外购药,此过程中医生的建议是关键,流量入口仍在医生。而DTP模式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药品通过生产企业授权零售药店直接提供给患者,实现了市场交换,也是近期重点布局的地方,院边店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是其推行的优选。而基于慢病管理的处方外流模式,拥有潜在购药人群流量大、复购率高的优势,但同时也需要有强大的医疗技术支持及优质的数据管理来支撑。后两者都需要有实力的药品零售企业方能承接。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开拓院外市场符合医改的大势。如何真正挖掘院外市场的潜力?7月3-6日,在由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指导,标点信息(集团)、《医药经济报》联合主办的“2018全国药店周暨第13届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年会”上,全国医药精英将齐聚昆明,就院外市场的开发展开思想碰撞。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