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原料药占据出口大头 贸易冲突无碍领先地位

发布时间:2018-09-26 16:20:24作者:本报记者 贾岩 发自上海来源:医药经济报

第十八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开幕

原料药占据出口大头 贸易冲突无碍领先地位


尽管中美贸易争端烽烟再起,但两国悬而未决的谈判并未对中国火热的医药出口带来太大的影响,今年CPhI依然非常火热,展馆面积达18万平方米,3000余家制药企业参展,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万余名专业买家到场。

远超去年的展会数据意味着,来自全球的客户认为物美价廉的中国医药产品无可替代。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惠指出:“当前,全球医药产业价值链正发生深刻调整,如何推动中国医药产业更加高效地嵌入全球价值链,主动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实现中国医药产业新的国际化布局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全球制药大国,中国在化学原料药和天然提取物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国际影响力巨大。”

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秘书长谈圣采表示:“中国原料药供应链平衡和稳定,不仅关系到上游前体、中间体和布局,也直接影响全球下游制剂生产。因此,原料药供应链的平衡和稳定,事关制药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因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品种供应紧缺和价格大幅上涨。在本届展会期间,中国原料药产业的风吹草动也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

原料药领先地位稳固

近年来,经过环保及去产能的结构调整之后,中国原料药产业进出口贸易重现较快增长的局面。据医保商会统计,2018年一季度,我国原料药进出口延续较快增长态势,总金额达到110.68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额85.74亿美元,同比增长27.54%。预计2018年,我国原料药进出口贸易将继续维持稳定和较快增长态势。

从今年4月开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其网站上发布了“301调查”,针对中国产品额外征收关税,时至今日,双方的谈判依然还在进行之中。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数据,美国有80%用于制造药物的原料都是在海外生产,中国和印度是美国大部分散装原料药的进口国,FDA称中国是“主要供应商”。

虽然中美依然存在贸易争端,但中国原料药领先地位依然非常稳固,在美国市场出现波动的同时,当前我国和欧盟在原料药以及制剂贸易上却保持高速增长。

以中东欧为例,这些国家一直在采取政策控制药品价格上涨,加大仿制药的使用,这对于中国原料药出口会产生巨大的利好。

以中东欧的重要经济体波兰为例,该国投资贸易局专门组织此次参展,希望能与中国及其企业在制药领域进行更多的合作。根据研究和咨询公司GlobalData的数据,波兰制药业的产值将从2016年的94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10亿美元左右。

波兰投资贸易局中国区首席代表尤德良博士介绍:“波兰市场的增长率稳定在6%。2016年,波兰制造的药品和医药产品出口达到35亿美元,其中85%出口到欧盟,其中超过80%是仿制药。波兰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的主要竞争优势是其先进的仿制药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中国原料药难以替代

据记者了解,针对当前的贸易争端,美国拟对我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清单中涵盖了多种西药制剂,对于我国进军美国制剂市场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业内人士分析,在原料药领域,国际市场上目前主要是中国货,如果美国不购买中国的原料药,很难在市场上找到比中国更有性价比的产品。

以维生素为例,2017年,中国维生素产能已达到40万吨,产量达到25万吨,同比增长达2位数。美国是我国维生素产品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国家,出口到美国的维生素大概占我国出口总量的25%,美国长期位列我国多个维生素品种出口国排序第一的位置。

对于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目前我国维生素产业已经在全球市场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生产企业大多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生产成本低廉,产业集中度极高,技术相对成熟,几乎很难被其他国家所替代。

面对多变的海外市场,在本届展会期间举办的第九届中国与世界医药企业家高峰会上,海正药业董事长白骅建议:“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制药企业必须比国内企业更加国际化,比生产企业更加市场化,比一般贸易企业更加专业化,比跨国企业更加本土化,最终突出我们的差异化优势。”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