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从福建招标看短缺药定价路径

发布时间:2018-09-21 19:21:32作者:本报记者 郑莹莹 陈雪薇来源:医药经济报

从福建招标看短缺药定价路径


6月13日,福建省药械联合限价阳光采购平台发文称,截至6月8日,部分药品公开询价结果已公示结束,公布此次询价药品的最高销售限价及医保支付结算价。

记者分析发现,这次公布的产品多为短缺药,医保支付标准都有所提高。作为招标采购的明星省份,福建省并非如行业所传的“一味压价”,对于产品分竞争性与非竞争性进行分别招标采购,让部分短缺药产品回到合理的价格区间。

医保支付标准提升

大部分产品的最高销售限价与医保支付结算价格一致,而由成都倍特药业挂网的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则颇有不同,这次的最高限售价格为89元,医保支付结算价为71.20元。

《医药经济报》记者将此次公布的价格与此前福建公布的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目录(第一批)及医保最高销售限价和医保支付结算价进行比较发现,去乙酰毛花苷、维生素K1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注射用赖氨匹林、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等多个品种的医保支付结算价有大幅提高,个别甚至翻了数倍。

有负责招标的药企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次公示的产品有些本身是短缺药,结合刚发布不久的《福建省以医保支付结算为基础的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动态调整规则》,也给予企业一些调整的空间,保障供应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早在2015年便被原国家卫计委确定为首批定点生产的短缺药试点品种之一,当时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2ml:0.4mg)定价涨至11元/支,生产企业为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和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此后经过两年观察,该产品由于供应量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便不再实施定点生产。医药魔方数据查询发现,此后该产品在招标过程中,不少省份的中标价或者挂网价均有大幅度提高,最高达到90元/支。

由此看来,提价会是政府解决短缺药物市场供应问题的手段之一。此前,国家多个部委开展短缺药市场撮合试点,鱼精蛋白和青霉胺的市场供应短缺问题经过供需双方商议和努力,12个省份与生产企业达成一致。企业承诺从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对青霉胺以79元/瓶的价格稳定供货;鱼精蛋白以45元/支的价格稳定供货。

动态调整中趋向合理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医学与社会》编辑部主任陈昊看来,对于短缺药,保供应是第一目标。福建这次公布的产品大部分是因为生产成本上涨形成市场价格倒挂,或者使用量、市场容量比较小,于是合理调整这类产品的价格是可以理解的。

截至2017年年底,通过国家重点监测系统已将139个品种列入短缺药品清单,其中112个品种的短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仍有27个品种的生产供应问题没有解决。实际上,局部药品短缺是世界性难题,其成因复杂。国内药品短缺大多因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特殊品种市场容量较小和原料药垄断三个原因。

“对于我们而言,更关注的是医保支付的动态调整政策。”上述不愿具名的招标人士提到。

“医保支付是动态、科学调整的过程,不意味着价格就一定往下调。在动态调整的过程中,不断滚动下行的中标价和医保支付结算标准趋向某个临界值,药品价格接近真实回归,市场就反应出供需平衡甚至轻度短缺的信号,这就是价格和医保支付标准的发现过程。如果因为招标采购因素导致产品短缺,就适当回调中标或医保支付价格,用市场机制提升企业保障药品供应的积极性。”陈昊说。

6月1日,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发布《福建省以医保支付结算价为基础的药品联合限价阳光采购动态调整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药品价格的调节作用,促进药品价格趋于合理,质优价廉,对联采目录及产品实时动态调整,满足临床治疗用药合理需求。《规则》提到,要根据药品实际采购价、采购量和供应情况,通过竞价、询价、谈判等方式对有关产品开展最高销售限价和医保支付结算价(标准)调整。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不断释放利好的政策下,市场应该积极关注这些短缺药,以前很多短缺药是因价格因素消失,随着短缺药政策落地,这部分短缺药可以顺势提价,解决因价格导致的短缺问题。

陈昊认为,通过医保支付结算价格的动态调整,可以对企业关注短缺药市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短缺药现象未来可能成为一个常态,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价格策略。人为因素导致的短缺要适当干预;市场容量太小、价格无法补偿的企业,则需政府财政介入;招标价格低导致无法覆盖生产成本,则调整价格。

显然,这需要从整体上去规划。去年,原国家卫计委表示将加强会商联动,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体系,尽快搭建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应业务协同应用平台,加强供需及时对接,强化生产供应关口前移,尽快实行短缺药品清单内药品及其原料药停产备案制度。

TIM图片20180921192127.jp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