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银发生意不简单

发布时间:2018-09-21 16:36:35作者:本报记者 李蕴明 张蓝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银发生意不简单

养老+金融的可行性探索


养老话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出所料地再次成为民生焦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提出继续提高基本养老金,还提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等内容。

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1亿人, 占总人口17.3%,其中去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据估算,到2050年,我国人口人均寿命有望突破80岁,这无疑对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特别是从产业角度看,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利润低、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也有待提升。

解决两个“不匹配”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早在2000年就有相关企业提出养老概念,不过当时更多是传统地产项目的营销噱头。有知情人士表示,当时推出的产品侧重销售,针对老年人真正需求的服务部分仍有所欠缺,后期运营管理及模式都需进一步完善。尔后10余年,养老地产模式逐渐多元化,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成为核心内容。

有调查统计,当前建成运营的民办养老机构能够自负盈亏略有盈余的占比很小,基本持平的在半数左右,亏损占40%左右。除了地价贵、人工成本高、政策力度不均等外界原因,与企业经营方向显著相关。现有的养老服务主要为缺乏生活自理的老人提供日常护理,对于生活半自理或身体健康的老人需求关注还不够,可提供的相关服务更少。但恰恰是这类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支付能力强,追求生活品质,成为推动养老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的重要推力。如何更好地满足其需求,是推动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亚非告诉记者,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没有解决好两个“不匹配”的问题:一是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与单一的养老业态不匹配;二是滞后的养老金融与实体养老产业不匹配。他建议,各地政府应围绕养老服务的需求升级,依托区域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建设养老产业示范园区,打造集老年疗养、老年用品、老年服务、老年文化、老年旅游、老年房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产业集群,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消费层次的老年人需求。

记者留意到,“两会”期间还有政协委员指出,在社会老龄化加剧的当下,应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养老需求。该政协委员提出,建立医养结合工作联合指导和协调会商机制,促使医疗、养老、社保政策有效衔接,尽快全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解决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发展滞后问题,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聚焦养老服务体系标准缺失、市场服务行为失范等突出问题,制定养老产业标准,促进养老行业规范经营。

养老+金融的可行性

“要做大做强养老产业,不应局限于老人的护理与日常照护。”袁亚非强调,而是围绕老人吃、穿、住、行、医、养等,全面整合资源构建老人的消费场景,借力养老理财、产业基金等金融手段。

事实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59号)下发以来,多地陆续出台了实施意见。上海就明确发展创新型个人长期养老保险产品和融资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探索发展具有抵御通货膨胀风险功能的长期商业养老保险、生命周期型养老保险等产品,设计符合上海特点、适老性强的综合养老保障计划,鼓励创新养老金支付方式、提供长期养老保险产品短期融资服务等,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保障需求。

在袁亚非看来,养老金融业将是养老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参照发达国家经验,一方面,养老金的再投资可以为老年人带来更多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产业基金、保险、理财、反向按揭、遗嘱信托等金融手段可以助力养老产业做大做强。“可尽快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护理资金来源的最重要制度保障,目前只是个别城市在试点,各地补贴政策不一,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保障制度、业务发展规划等制度性文件,引导产业更健康、有序发展。”

还有业内人士建议设立养老产业引导基金。确立“政府引导+民间参与+专业管理”的模式,通过基金管理机构的专业化运作,将引导基金市场化,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业保险发展。将交纳私人养老保险的费用划入免税范围,减免养老金投资收益所得税。在领取养老金时则征收个人所得税,从而鼓励更多具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购买商业保险,刺激私人养老金储备。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