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19 19:28:50作者:郑平来源:医药经济报
持续多年高价的栀子,2017年产新后逐渐步入下滑通道,江西产统货价跌至17~18元(每公斤,下同),湖南产统货价降至14~15元,福建产统货价滑至8元左右。
栀子价格缘何大幅回落?何时才能迎来新一轮涨价行情?
福建产量最大
栀子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是生产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龙胆泻肝丸、牛黄上清丸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又是出口传统商品,远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除药用外,栀子花可食用和做香料,籽可提炼油脂,工业上用果实作无毒染料,提取的天然黄色素,是食品中的最佳着色剂,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
栀子是药食两用大宗药材,分野生与家种两种,目前市场流通的主要以家种为主,占总需求量的80%。栀子也是清热去火类常用药材,年用量在5500~6000吨。
栀子产区较广,分布于我国江南各省,主产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福建等地。其中,江西省是我国最大的栀子产地和加工地,占全国产量的近一半左右,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福建省成为栀子最大产区,其种植面积和产量跃居全国第一。
价低阻力重重
栀子于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花,6~10月果实逐渐膨大,10月下旬至11月果实成熟。2010年开始栀子步入上升通道,2012年栀子在30元左右运行长达近一年时间,且在当年年底发力上升至36元并持续到2013年年末。2014年下半年栀子价格逐渐下滑。由于栀子持续多年的高价行情,大大刺激了药农种植热情,各产地农户纷纷购买种苗扩大种植,尤其福建产区新扩种面积较大,到2015年仅福建产区栀子产量就达5000吨左右。
栀子在持续多年高价刺激下,新扩种面积较大,且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已陆续进入盛果期,也就是说,今后几年栀子产量会继续增加。在栀子生产过剩的压力下,价格走出低谷阻力重重。尽管有不少人认为当前栀子价格不高,买货风险不大,但在植株没有被大面积砍伐之前,低价行情仍将持续。当然,受采摘和加工成本支撑,栀子价格继续下滑空间已小。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