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堵漏在日常

发布时间:2018-09-18 18:25:42作者:夏冰来源:医药经济报

面对以不定期的抽检、飞检代替定期的GSP认证的政策举措,一些医药流通企业还不以为然,依然按照原有的经营方式和质量体系运行。平时松松垮垮,以为年底进行一次自查就万事大吉了。如果忽视日常质量和财税方面的监控,总认为飞检是偶然的,不可能轻易落到自己头上,抱有这种侥幸心理无疑是危险的。中原某家医药公司(化名B公司)就在去年下半年的飞检中翻了船。

B公司本来是有所重视的,日常特别交代了业务部门如何应对。从购进到养护,从开票到发货运输等各环节都有较为细致的安排,但质量、财务等关键部门没有引起足够警觉,以为抽检和这些部门没多大关系。等到检查组进行抽检时,B公司就两眼一抹黑了。

要知道,如今的检查组汇聚了各种人才,既有懂得GSP常规知识的业内人士,也有业务高手,还有精通财税的行家,分工明确,井井有条。当时,他们对B公司提供的所有材料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分析,并到现场查看,对照材料,直接询问当事人。如果之前做了假账,回答问题的时候绝对是漏洞百出。好在B公司的业务流程没多大瑕疵,稍加整改就可以,但万万没想到,问题出在财税上。说起来好像也不是大问题,就是有一张税票未及时处理,有进项没销项,不完整,但问题在于当事人圆不了话。检查组揪住这个细节不放,公司也没有合理的解释,最终B公司的GSP证书被拿走,并被通知暂停营业、限期整改。

这下经营层慌了,赶紧召开紧急会议,拿出弥补与整改的具体措施,聘请财税专家前来“会诊”,主要原因还是财务部门平时疏于自检自控,没有对每一笔业务往来账进行有效而又规范的建账,出现了遗漏。找到问题根源后,在专家指导下,财务部门对所有的往来账进行了全面核查,尤其是税票,更是一张不漏地核对。尔后向主管部门汇报公司整改方案,表明自己在管理上松懈,并提出复查申请。之后,检查组再一次来到B公司,换了一组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检查,B公司最终一次性通过验收,并同意发还GSP证书。

【点评】

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时刻按GSP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堵住日常工作可能出现的漏洞。B公司的财务部门以及这次没有抽检到的质量部门,对自己的工作有较为深刻的反省,尤其是在财务方面,对物、账、票进行了大规模自查,严格各项财务制度,同时提高了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