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关上不合理用药之门,仅管医生还不够

发布时间:2018-09-04 14:48:25作者:梅松政来源:医药经济报

“医疗机构要将药品采购使用情况作为院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每季度公开药品价格、用量、药占比等信息;落实处方点评、中医药辨证施治等规定,重点监控抗生素、辅助性、营养性药品的使用,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医生进行公示,并建立约谈制度。”这是《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也就是说,未来医生处方不合理,将受到控制。

药品滥用问题是医疗行业很长一段时间来的“沉疴痼疾”,一方面因医学的未知性和局限性制约着行业制度不可能百分百无漏洞,制度“缺陷”必然给一部分医生提供了不合理用药的漏洞;另一方面因药品销售制度不完善和医生待遇制度不健全,医生待遇、药品销售者待遇总与药品销售额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难免会出现不合理用药窜入合法之门。

据笔者在医生岗位执业20多年观察发现,基层药品滥用现象并不罕见,一是基层医疗机构设备相对落后,医生无法真正做到准确诊断、精准用药,经验性用药现象不可避免;二是零售药店顾及销售额,很容易忽视用药安全问题,甚至有的零售药店做起了“楼下药店(诊所),楼上诊所(药店)”的生意,大肆向病人推销药品;三是非法行医屡禁不止,加上百姓健康知识、医药常识落后,迷迷糊糊间成为乱用药的受害者。当然,公立医院不合理用药同样不可小觑,一些药品销售企业私下与医疗机构串通,变相采取某些品种“地区垄断销售”,然后临床医生采取“人人搭车用(该)药”而获取背后利益。

中医药行业同样如此,部分中医处方不规范同样存在,最常见的是滥用大方、方方有贵药、方方有固定药品、按照西医病名套用中医处方等。总而言之,处方含有“淘金成分”。

要关上不合理用药大门,仅管住医生还不够。比如,某些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受到基本药物目录、药品零差价销售等制度影响,有的临床医生暗中与附近药店“合作”,总是开便签处方让病人到药店购买“我们单位没有的药品”。还有,在一些处方点评中,难免存在不公平性点评,从而让一些守规矩的医生成为“约谈对象”。这些仅是医疗机构与医生之间如何规避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部分现象,还有药品生产销售企业一股劲地向着“销售额越多,收入越多”方向发展,必然逃不脱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制造合理的不合理用药。

笔者认为,开展医生处方点评、评价辨证施治处方是否合理等,不能盲从,也不能一概而论,甚至要避免“背后操作”,否则会让一些踏踏实实从事中医临证、干实事的医生遭遇“不合理点评”,而失去信心。开展医生处方点评,应根据医疗机构级别、医师从医年限以及所处环境等,全方位、多渠道考量,同时要精选“点评老师”,不能任意、随意选派人员点评,否则只能给临证中医带来“心理打击”,影响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因此,要让不合理用药在医生这儿“关上门”,还得要解决好医生背后不合理用药的“助推手”,对不合理用药医生进行公示和约谈制度需要更加详细化和公平,否则容易导致医患双方都受“折磨。比如,实行基本药物目录的医疗机构医生让病人拿着“便签处方”游走药店,很可能既加重了病人就医经济负担,也让医生背负更大的不安全用药风险责任,稍有不慎则两败俱伤。开展“点评中医辨证施治处方”更需谨慎,一旦点评者属中医外行,仅根据制定好的“条条款款”点评,则容易让临证中医“伤心”,最终影响中医药行业发展。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