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没有资源把控能力的中药企业,最后只能淡出舞台

发布时间:2018-08-30 21:24:41作者:本报记者 刘卉来源:医药经济报

没有资源把控能力的中药企业,最后只能淡出舞台

企业加大对中药原料端管控


近日,有报道提到,中国中药资源10年后恐枯竭,而日本加速推进中药材国产化。消息一出,迅速在国内引起热议。日本的汉方药此前一直依赖来自中国的原料,即中药材。而目前,日本的制药公司等正推进各种举措,试图在日本国内获取此类原料。


对日出口量升价跌

“中国中药资源10年后恐枯竭”是对中药行业的警示,更是日企推进“中药国产化”政策在日本尽快落地获取更大资源支持的一种判断。


目前,我国中药原料对日出口情况如何?

记者从医保商会了解到,2017年,中药出口额同比增长2.07%;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11.39亿美元,同比下降2.23%。其中,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盟依然是传统中药材及饮片的主要出口市场。尽管我国对亚洲传统市场出口所占份额缩小,但主要是内地对中国香港市场出口额同比下降较大。

针对日本市场,2017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对日本出口额为2.47亿美元,同比下降6.27%,但出口数量为24,982,183公斤,同比增加13.69%,目前我国对日本出口的药材及饮片主要是半夏、人参、茯苓、甘草、白芍和田七。

虽然日媒报道里“中国中药资源将枯竭”的说法有些夸张,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采访中,某大型药企资深中药研究人士陈周全告诉记者,“中国中药资源10年后恐枯竭”是对中药行业的警示,更是日企推进“中药国产化”政策在日本尽快落地获取更大资源支持的一种判断。

根据此前在日本的所见所闻,结合多途径了解的信息,陈周全认为,日本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上,结合5S管理模式,做得非常有效率。在他看来,日本加速中药国产化,一是要通过中药材种植保护发展本地农业;二是要为中国中药产业全面规范化后,优质中药材资源越来越贵,日企可获得量可能越来越少而提前做好风险准备;三是日企这么多年来,在中国获取了大量的中药材种植技术信息,需要尽快在日本本土转化。


掌握原料就掌握未来

中药一味强调“做大”,就是在为产业的未来“绝育”。保证全产业链可溯源,将是做强中药产业,对中药制造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国内中药行业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消费量激增而带来的原料匮乏。因此,接下来我们的重点还是会着眼于上游布局,因为对处于中药行业的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谁掌握了原料,谁就掌握了未来。”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优质中药资源的匮乏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中药原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临床所用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价格,中药原料资源不足或被禁用也可能导致部分药品被迫停产;另一方面,大量低水平过剩产能,不断冲击产量、质量红线。

因此,类似康美药业这种以中药饮片为主的中药企业,依然在加大对原料端的控制。而一些中药生产企业,为保证药材来源,加大了对上游的布局。例如,云南白药在早前整合了文山公司、丽江公司、武定种源公司、中药饮片分公司和七甸分厂,成立中药资源事业部,建立中药资源完整产业链。

一位熟悉云南白药的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云南白药中药资源事业部在中药饮片、药材、中药提取物等领域都有涉及,其意图有些类似于康美药业的布局,至少能保证公司自身用药的来源,如果以后做得好可能还有助于行业标准的设立。”

“加大原料端的控制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讲是必须的。”陈周全认为,资源是中药产业做大的瓶颈,中药一味强调“做大”,就是在为产业的未来“绝育”。保证全产业链可溯源,将是做强中药产业,对中药制造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复兴传统文化,已成为国家意志。没有资源掌控的中药企业,最后只能淡出舞台。随着标准化、规范化的理念在中药产业逐渐深入推进落地,只有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够保证中医药可持续,以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

为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普查等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记者注意到,1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办公室在京发布《2017中药资源普查年度报告》,披露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的最新进展。

截至2017年12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已汇总到近1.3万多种野生药用资源、736种栽培药材、1888种市场流通药材的种类和分布信息,可估算出《中国药典》收载的563种药材的蕴藏量,并新发现54个新物种,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增添了新成员。同时,基本建立了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和种子种苗繁育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普查的同时,我国已积极开展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报告说,2012-2015年,我国已在20个省区建设了28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主基地和近180个子基地,目前已繁育中药材新品种逾20个。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