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30 20:57:24作者:左根永(山东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来源:医药经济报
治理“影子药师”有内涵
促进执业药师从配备向使用转变
不久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发布新闻《多措并举 形成合力 集中治理职业资格证书挂靠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11月22日发布的《关于药品经营企业中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检查情况的通告(2017年第190号)》所涉及的65位“挂证”人员列入黑名单。
这一系列治理执业药师“挂证”的措施对于执业药师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呢?笔者将尝试从经济学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执业药师“挂证”行为逻辑
政策需求大、市场需求小
在人社部“挂证”治理新闻中,对职业资格“挂证”行为进行了界定,也就是“将本人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违规挂靠到非工作单位名下,以获取报酬或谋取其他利益的行为”。对于执业药师“挂证”行为而言,主要是因为“证有用而人没有用”。
所谓“证有用”,是药品安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以及GSP认证都对执业药师配备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要求,而执业药师注册是完成这些要求的手段,也就是《执业药师注册证》有用。所谓“人没有用”,是因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健康产业发展、社会分工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是影响药师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现阶段,这些因素还不够成熟,从而造成执业药师的市场需求不高。
执业药师“挂证”利益链
正如上述分析所示,现阶段,执业药师有政策需求而没有市场需求。在这样的逻辑下,就出现了以下利益链:①执业单位(主要是药店和药品批发企业)不愿意用在职在岗的执业药师,因为成本(采用在职在岗人员需要付出租证成本、人力成本)太高,还不创造价值,而更愿意用成本(仅有租证成本)更低的“挂证”人员。②“挂证”人员不劳动就可以获得租证收入,不仅个人愿意“挂证”,甚至鼓励周围的人考证“挂证”。③“挂证”中介或“挂证”网站看到有利可图,就会促成“挂证”市场的形成。④患者因为看不到执业药师在市场上创造的价值,对执业药师没有“获得感”,就不会在意执业药师是否在岗。
可见,在这个过程中,“挂证”单位、“挂证”人员、“挂证”中介都因为“挂证”行为而得利,而患者也没有感觉到损失。这样一来,执业药师“挂证”对利益相关者而言感知到的好处大于坏处,“挂证”行为因此会越来越多。但人社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采取的治理执业药师“挂证”行动,提高了利益相关者的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执业药师“不敢挂证”“不能挂证”“不愿挂证”。
治理潜在影响利益相关者
从短期来看,“挂证”治理对“挂证”行为起到了震慑、社会共治的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一影响过程比较复杂(表1)。
企业所持资格证书数
影响“挂证”数
正如表1所示,影响“挂证”企业是否“挂证”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有多少人有《执业药师资格证书》。随着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成绩的公布,《执业药师资格证书》进一步增多,证件多的企业(一般是零售连锁企业)就会清理“挂证”,以防因为“挂证”影响企业正常运营。而证件少的企业(一般是单体药店)为了生存,会选择省内离经营场所近的“挂证”人员挂证,而这会加大查处难度、提高监管成本。
体制内人员“挂证”影响最大
正如表1所示,“挂证”人员的不同身份,受“挂证”治理行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受编制影响,并且有社会保险,很容易通过数据库对接大数据技术查出“挂证”行为,且他们也会考虑“黑名单”制度对职业生涯的影响。但一些不在体制内的人员、没有社会保险的人员,其“挂证”行为很难发现,并且“黑名单”制度对其约束不够。他们唯一害怕的是“黑名单”是否会导致他们五年内不得从事医药行业。而对于不在医药行业工作的人员,可能连这个约束都没有,通过现行制度制止此类人员“挂证”,难度较大。
非规范培训机构“挂证”行为难查
“挂证”中介有“挂证”网站、非规范运作的培训机构以及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等。
“挂证”网站主要受工信部管理,一些网站的备案凭证是真实的,且仍在运营中,也就是说本次“挂证”治理对“挂证”网站影响不大。另外,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私下介绍的“挂证”很分散,查处难度很大,未来“挂证”治理对这种“挂证”中介影响也不大。而非规范运作的培训机构进行的“挂证”中介行为也会在治理行动影响下由公开走向地下,这会增大查处“挂证”中介的难度。
患者监督“挂证”意识不强
患者的收入、教育背景不同,其对执业药师“挂证”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理解不一。又由于在现行制度下,执业药师并没有对患者创造实质价值,这让患者只会感觉到“挂证”行为不好,但并不会认识到“挂证”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危害,也就不可能完全形成社会共治执业药师“挂证”的局面。
结语
执业药师“挂证”治理是促进执业药师从配备向使用转变的关键措施。但是,由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非预期结果的出现将影响这一政策的效果。从长远来看,执业药师“挂证”治理的结束才意味着执业药师发展到了比较好的状态。而这一天的到来,取决于执业药师在我国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因此,执业药师储备能力是当务之急,这才是解决“挂证”问题的根本措施。
观点碰撞
将条形码引入执业药师身份管理
执业药师“挂证”是一种社会问题的表象,需要研究为何“挂证”。药店定位为商店,商业模式就是商品买卖,其工作人员就是营业员;药店定位为社会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商业属性就是服务,而不是商品买卖,工作人员就是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而不是营业员。未来执业药师需要用二维码管理,以及条形码作为身份信息,以杜绝“挂证”不执业的问题。(康震)
三建议直击“挂证”顽疾
药师的作用在于指导患者正确购药、正确用药,法规规定每家店铺必须配备一名药师也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考虑,以降低人们错误购药的风险。药师“挂证”这一现象,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违反了法规制定的初衷,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进行深思和解决。
执业药师“挂证”的原因,一是在于执业药师数量的不足,无法一一匹配药店为其服务;二是在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法规仅规定每家药店须配备一名药师,挂证药师满足相关规定,但实际驻点与否,很难落实;三是相关法律缺失,使得执业药师“挂证”缺乏法律约束;四是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大,对此类现象重视不够,成为执法监察的死角。
建议从以下方面去治理药师“挂证”顽疾:一方面,大力药师的培养力度,增加药师数量,提高药师素质;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制度,建立药师派驻制度,引入药师协会作为中间人进行统一派驻和监督;再者要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杜绝“挂证”现象的发生。
(陈于佳佳)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