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医药并购陷低谷, 今年能否反弹?

发布时间:2018-08-29 11:11:12作者:编译/王迪来源:医药经济报

过去一年来,制药行业在并购活动上一直处于“静悄悄”的状态。根据市场调研机构EvaluatePharma公司的数据,2017年医药行业达成的交易只有167笔,交易总金额刚过775亿美元。

这使得2017年成为过去5年来并购步伐最慢的一年。如果不是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在第3季度突然出手以119亿美元收购Kite Pharma公司,数据会更加黯淡。自强生(Johnson & Johnson)在2017年1月以300亿美元收购爱可泰隆(Actelion)后,生物制药行业的大规模收购案就一直没有出现。

随着美国税法改革最终获得通过,许多人都希望2018年的交易活动能有所好转,但是,随着收购标的市场估值逐渐回升,大型药企可能会继续不为所动。

2018并购热情待察

虽然2018年才开了个头,但迹象显示,大型药企继续持谨慎的态度。年初举办的摩根大通健康产业投资会议往往会为制药行业当年的并购活动拉开大幕,但在今年会议召开期间,唯一对外公布的并购活动就是新基医药(Celgene)同意以11亿美元购买赛诺菲(Sanofi)的一只老药,而诺和诺德(Novo Nordisk)表示,其向Ablynx公司提出的31亿美元收购动议遭到后者拒绝。

不过,一天内总价值超过200亿美元的两笔最新并购又让行业感到兴奋。当地时间1月22日,新基医药(Celgene)宣布拟以约90亿美元收购Juno,继续深入CAR-T和TCR治疗领域。同一天,赛诺菲(Sanofi)也与Bioverativ达成收购协议,将以约116亿美元收购后者。Bioverativ是百健(Biogen)2016年被剥离的血友病业务成立的一家独立新公司。

从过去一年的趋势看,制药行业的并购规模十分平淡。与超级并购不同的是,制药行业往往青睐10亿~100亿美元规模大小的的交易。而在这些达到一定规模的并购活动中,有26笔是在2015年的并购大潮中完成的,2017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仅8笔。即使是在很多人认为更加常态化的2013年,这类中型规模的交易也达到了14笔。

2017抗肿瘤领域交易活跃

交易数量的减少可能要归因于估值水平的提高。自从2016年生物技术行业出现大抛售以来,生物技术公司的估值就在稳步攀升,整个2017年,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上涨了18%。此外,几家此前热衷收购的公司以及专科药生产企业近来遭遇了诸多不顺,也可能是导致并购不景气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有不少收购是针对企业某个单独的业务部门进行的。例如,Ipsen公司收购了Merrimack公司的商业和生产基础设施,其中的抗胰腺癌药物Onivyde是主要的战利品;Melinta公司在第四季度收购了Medicines公司的传染病业务;Sawai制药和上海医药也为其核心业务增添了大量的其它业务。

那些愿意付出更多金钱的大型药企大多倾向购买专注于抗肿瘤领域的公司和产品。2017年,强生和吉利德科学显然在这个热点领域里步幅最大,武田(Takeda)和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也有所行动,分别收购了Ariad Pharmaceuticals和IFM Therapeutics。诺华(Novartis)的做法稍有不同,其以39亿美元收购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以期在放射性药物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

生物制药行业的总体情绪并不低落,这得益于FDA似乎变得更加友好,药品价格在FDA的议事日程上并没有成为急迫的问题。此外,还有税法改革的激励因素,乐观情绪甚至会通过交易活动的进一步回升而得到提升。

编译/王迪

来源/EP Vantage

QQ图片20180829110858.png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