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3 21:14:09作者:廖海金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药材质量隐忧 呼唤全产业链追溯
近年来,以中药饮片为代表的中药材产品屡上质检“黑榜”,且占比愈来愈高,其实是中药产业现状的缩影:链条松散、竞争无序、低端粗放。中药材质量问题存在已久,长期困扰着现代中医药的发展。目前,中药产业遇到的最大瓶颈,不在于产品本身的科研与制造,而在产业源头。
中药质量安全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质量正成为制约我国中药材乃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症结之一,2015年出台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症下药,开出了中药材质量保障的处方。其中,“建立覆盖主要中药材品种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即是要完成的一项具体任务。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实行了14年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在这次简政放权的改革中被取消。这意味着中药产品上游质量控制全部下放给了企业。对中药行业及市场来说,迫切需要一套支持全产业链、具有公信力的质量追溯体系,统一监督中药产品各环节的产品质量。尽管商务部于2009年开始建设覆盖全国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但主要侧重于流通信息的追溯,中间缺少第三方质量检验控制,且药材追溯是开放的,没有形成闭环,药材质量难以保障。
鉴于此,有专家建议,政府应出台制度并搭建平台,鼓励企业建立药材质量全程追溯体系,用信息技术倒逼药材源头治理。
据了解,我国首家中药材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河北安国数字中药都”中央交易大厅于去年5月正式启用,通过第三方检验及全程溯源机制,探索建立能与世界对话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最终达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我们期待这种追溯机制尽快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也期待中药材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在国内广泛建立,从而使中药材质量隐忧早日消除。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