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复合人才 叩响制药强国大门

发布时间:2018-08-23 20:08:24作者:本报记者 贾岩来源:医药经济报

复合人才叩响制药强国大门


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在前段时间由清华大学药学院主办的2018年药学战略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在医药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药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方面,都需要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战略担当。”本次会议上,与会专家就中国如何走向制药强国开展了研讨。

沈阳药科大学校长毕开顺坦言:“随着两办三十六条的出台,我国新药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各类大学每年毕业的药学人才达2万多人,但依然不能满足当前行业的需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也指出,当前新药研发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基础研究比较薄弱,缺乏原始性的创新突破和核心技术。究其原因,“我们长期受制于‘人’的因素,医药领域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生物医药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学科协同,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人才。”

多维度引才:

各相关方的新使命与新担当

过去30年,大约有300万海归人才回国就业创业,通过“千人计划”等方案,进入生物医药行业、化学行业的大约有50万。这些专家身处全球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在制药企业有丰富的经验,很多学者回国做研发、创办企业,为中国在国际上实现first in class点燃了希望。

陈凯先强调:“企业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众多海归学者回国创办生物医药科技企业,把创新和创业结合起来,成为我国药物创制的重要战略力量。这些都使得我国新药研究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定位和使命,应当有新的认识和调整,有新担当。”

清华大学教授鲁白则表示,中国正在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新药研发必须靠中国自己的科学家和企业,引进大量海归人才,通过自己的努力引领中国新药研发。

政策支持方面,CFDA加入ICH、MAH试点、两办三十六条等,使我国新药研发迎来好时机。曾经在跨国药企工作多年的清华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钱锋教授表示:“现在关心新药研发全过程的人越来越多。站在清华药学院的角度,制药业在变革的同时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帮助设计开发一些课程,为国内仿制药企升级提供支持。”

 “最为关键的是,新药研究和产业发展宏观上出现了新趋势,基础研究的突破,不断引领创新前沿。社会需求推动研发模式转变,学科的交融促进高新技术变革,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物理、化学、计算机、信息科学、AI、大数据等,与新药研究的交叉融合不断加强,深刻地改变着药物研究的面貌。药企在人才战略上,不仅仅需要引进人才,还需要有前瞻性、战略性,在新策略、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上抢占先机。”陈凯先补充。

更长时间的积累:

建立监管部门与科学家良好的交流机制

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坦言,“最近两三年,国内创新药开始得到全球更多的认可。过去这些年,我们的人才引进有了一些成果,变化看得到。但是,改变还需要更多时间,中国成为制药强国还需要更长的积累。2017年开始,原创性的科研将越来越多,未来会看到爆发性的结果。”

会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给出一组数据。众所周知,研发新药需要投入20亿~30亿美元,这只是金钱,还需要400多位科学家的参与,需要700多万小时的工作和三四千个实验,仅仅依靠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教授,没有可能也没有时间去投入。”

“从国际经验看,仅仅依靠优秀PI无法推进新药的研发上市。”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丁丽霞坦言,科学家开发新的药物,最终能够上市销售,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参与,现在中国有很多海归科学家,但不太容易找到专业的团队去推动。

沈建忠进一步指出,怎样把基础成果转化成产品,需要监管部门的推动。很多新技术、新产品出来,需要监管部门在研发新药时就加强评价,让监管部门和科学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机制。“我们不能只依靠海归学者,还需要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支持,必须培养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公司,让他们成为药物研发的主体。”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