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强基层” 呼吁人才填洼

发布时间:2018-08-23 15:40:33作者:本报记者 李蕴明 实习生 张少莹来源:医药经济报

“‘十三五’大健康领域面临多方挑战,包括卫生资源总量、布局、结构、效率等问题,医改体制机制和协同联动改革和经济发展、外部审核因素等问题。”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在本月上旬出席广东省卫计委举办的基层卫生“填洼计划”项目启动会暨基层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班上如是指出。

培养基层卫生人才

本报记者从现场获悉,基层卫生人才“填洼计划”是广东实施“卫生强省”战略的配套工程,主要针对广东医疗资源上下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卫生技术人员“低学历、低职称、低待遇”问题突出,相当部分乡镇卫生院难以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 

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刘冠贤介绍,填洼计划将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站、村(居)计生专干中选择业务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能坚守基层的卫生计生人员开展轮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管理和业务骨干人才队伍。计划3年培训约1.8万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据悉,“填洼计划”包括基层卫生管理能力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建设、全科医学诊疗技能与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培训等六大项目。

深化医药供给侧改革

会上,行业人士指出,近年国家、省(市、区、县)都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只有基层医疗跟上了,‘十三五’医改工作的主要目标才能得以步步开展,改善医疗供给侧现状。”预计到2020年,要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综合监管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全民基本医保制度,驱动医改向纵深发展,打通城乡地域壁垒,破除城乡身份差异。推动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在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方面实行“六统一”政策;理顺管理体制,统一基本医保经办管理,可开展设立医保基金管理中心试点;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

与会人士建议,基层卫生改革中,应充分重视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药品生产供应制度、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和规范药品使用行为;加快推进综合监管制度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医卫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特别是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卫服务均等化制度等。

加强社区品牌建设

与此同时,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政策力度、人才培养、医疗技术、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等方面。据悉,中国社区卫生协会正牵头创建百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争取2020年实现全国500强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估,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推动社区医疗进步,其评估有一套标准框架,集中在工作能力,即机构设置完善、机构建设标准、人员配置到位、培训继教实效、信息化水平高、机构管理能力;还有服务引力,涵盖服务需求定位、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模式创新、服务环境温馨、药物使用合理、医保政策支持;以及机构活力、社区内外部设置等。”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博文强调,基层卫生的发展急需进行综合衡量,给予支持和挖掘。要从医疗服务、学习教学、激励机制、驱动创新和共建共享等多方面推动社区卫生水平的全面提高,打造社区品牌化,最终推动基层医疗深化改革进步。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