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CAG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8-07-30 17:07:37作者:建名来源:医药经济报

“胃尔康”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

随着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与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胃炎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约占23.2%,非萎缩性胃炎(CSG,即原浅表性胃炎)约占59.3%。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结局通常发展为肠化生、癌前病变及胃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

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化学药物治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临床治疗方案复杂,效果有限。二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安全性低。三是适合慢病管理用药原则的药物稀缺。鉴于此,浙江大学胃肠病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CAG新药研究课题组,致力于寻找有效治疗CAG的新药。

研究组在前期的筛选研究中发现:1997年上市的中西医结合创新中成药“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胃尔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Ⅱ期临床试验数据表明,30.0%的CAG逆转为CSG,肠化消失率为39.1%,不典型增生消失率为38.14%。浙江大学胃肠病研究所以姒健敏教授带领的团队,于2014年开展了“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评价”的研究课题,并于2017年11月发表在SCI中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国家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

研究结果显示:(1)经“胃尔康”治疗3个月后,CAG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达65.2%;(2)经“胃尔康”治疗6个月,CAG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达85.3%;(3)与治疗3个月相比,使用“胃尔康”治疗6个月后的患者临床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尔康”治疗3个月和6个月,患者炎症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26.2%和42.5%,肠化萎缩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1.9%和67.5%。延长疗程能更好地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肠化的病理状态。

该项临床课题的结果表明:“胃尔康”能够较好地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体外实验发现“胃尔康”的有效成分能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和STAT1、STAT3、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因此,“胃尔康”可能是逆转CAG,防止肠化与癌前病变,符合慢病管理用药原则的重要药物。

为进一步证实该药的临床价值,2017年浙大胃肠病研究所再次启动“定标活检技术评价胃尔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临床研究项目。经过部分患者完成整个周期定标活检的结果显示,“胃尔康”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逆转CAG为CSG、逆转肠化及不典型增生,安全高效,作用持久,是值得临床医生普遍选择的治疗CAG/CSG的创新中成药。

正如国家层面所强调:“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多年来,浙江大学胃肠病研究所致力于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临床新药研究,“胃尔康”是主管部门批准的用于慢性萎缩性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创新中药。多年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希望该药可以让更多的慢性胃炎患者受益。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