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中药注射剂终有晴天

发布时间:2018-03-20 14:34:05作者:夏冰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药注射剂红红火火十多年,培育了众多黄金单品,大到几十亿元、十几亿元销量的丹红、舒血宁、血塞通、清开灵等注射剂,而几亿元销量的中药注射剂品牌更是难以计数。可以说,中药注射剂引领中药数十年,挽救了成千上万名患者的生命,为中国的健康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可曾想,同样是中药注射剂,因疗效比其他剂型来得快,成了人们治疗百病的灵丹妙药。殊不知,过度输液会损伤身体的免疫系统,不恰当的输液更会加重患者病情。加上不恰当使用中药注射剂导致不良反应频发,从刺五加到双黄连,从鱼腥草到喜炎平,一个个不良反应病例,敲响了人们对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当的警钟。从2016年下半年起,风风火火十年的中药注射剂遭遇了市场转折,各大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销售量出现了下滑的态势。

是我们的错吗?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的经营者们思索着。一些生产企业甚至投资了几亿、十几亿,新建了符合新版GMP标准的厂房和生产线,添置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说到底,中药注射剂走到今天这般地步,与基药招标唯低价中标论,以致盲目低价恶意竞争,使得产品质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医护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从而造成不良反应密切相关。

据调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出现,大多与产品质量本身无关,都是由操作不当和使用不当而造成。且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企业,大多是知名的生产厂家,无论是质量管理体系还是员工的操作技能,都较其他企业高出一筹。因此,笔者认为,只要管控好各个流程,管控好产品质量,未来通过产品一致性评价,中药注射剂的寒冬终会过去,挺过来的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终会再现辉煌。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