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医药经济报 > 正文

养老与照护新解题思路

发布时间:2018-03-20 13:46:01作者:周吉芳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药物经济学研究者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说: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自扫门前雪”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大多数国家终究难当大任,需要全社会共担老年人群的护理和医疗负担.

近日,《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在朋友圈刷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岳父罹患流感后疾病逐渐恶化,最终撒手人寰的过程。令人触目惊心的不仅是快速进展的肺部感染,更有普通家庭无法承担的巨额医疗花费,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与家人身心的折磨。

绝不轻松的诊疗经历触动了读者们的痛点:原来自己的家庭在病魔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与此同时,有大量保险机构的从业人员把他人的不幸作为推广公司各种保险理财项目的契机。于是,许多人对此的第一反应恐怕是立即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一份高额度的医疗重疾保险或者养老保险。在深表同情之余,我们在看到医疗保险为正常生活提供必要保障的同时,也需要了解保险的局限性。

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人们需要更加辨证地看待医疗健康险、理财增值险和长期照护险等险种,尤其需要警惕这些保险的长期财务毒性。

失败的CLASS法案

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几乎是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大规模老年人群医疗福利体系的国家。尽管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联邦医疗保险计划逐渐覆盖了住院、医生诊疗和养老院的部分开销,但是老年医疗保险基本不会覆盖长期医疗费用。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婴儿潮”时期诞生的一代人逐渐步入老年,高龄失能失智的老人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长期照护险与大多数真正需要这种服务的老人是脱节的:高收入者没有购买的意愿,低收入者具有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却缺乏经济能力。

CLASS法案应运而生。CLASS法案,即社区生活辅助服务及支持法案(Community Living Assistance Services and Supports Act)。这个法案在2009年曾经获得奥巴马与民主党资深参议院爱德华·肯尼迪议员的支持。当时民主党议员的动机是利用奥巴马医疗被通过的契机,利用公共政策建立一个按月缴费的大规模的公共长期照护保险计划。

如果这个法案被通过,大多数具有稳定工作的成年人都能够自愿参加,当达到要求缴费年限之后,老年投保人便可以在失能或者患病时获得每天75美元或每年27000美元的现金福利,用于支付健康照护方面的花费,直到痊愈或者死亡。

一项看起来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法案很快被证明不可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计,尽管在该项目开始的前几年可以在资金池积累大量现金,但是随着投保人陆续进入老年,这些项目会很快入不敷出。如果算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个项目在初期越顺利地推进,就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被项目本身的重量压垮。CLASS法案被反对奥巴马医疗的议员们称为旁氏骗局,甚至有阴谋论者指出,CLASS法案的本意是在奥巴马医疗推进的早期利用保险的资金弥补保险公司和医疗集团的巨亏,全然不顾这个缺乏造血能力的庞然大物在没有大量公共财政支持的前提下是根本无法维系的。

保险本质是对冲过度风险

也许是我们误解了各种保险计划的根本目的。保险的意义不在于本金的保值增值,更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远超市场平均盈利率的收益。保险的本质其实是对冲过度风险,是一种根据合同安排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或者不同时间段内转嫁风险,共同分担意外事故损失。

现代保险业源自地中海地区高度发达的商业航海事业。当时进行远洋贸易的商船具有很高的损失率,大部分货船一旦发生事故,传统的家庭救急、社会救济或者朋友互助不能够应付此类灾难性的财务损失。另一方面,商船贸易又有很高的利润,即使把预期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拿出来作为风险金,整个行业依旧有利可图。因此,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技术在航海业者中首先发展起来,通过让渡一部分收益,商人们利用契约互助的方式共同承担个人无法承担的巨大风险。

社会的发展以及数学的进步扩大了保险的种类和风险管理水平。现在我们能够比以往更好地预测未来的风险,更好地应付由于市场波动、社会动荡带来的不确定性。去年保监会印发的134号文件很好地说明了保险的本质:损失分担、风险共质和大数原则才是从根本上维系保险行业稳健运行的原则。

各种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短期年金险,号称保本增值分红的产品,还有结算利率大于5%的万能险,其实已经脱离了保险的本质,混淆了理财产品与保险的区别。从绝对的理论出发,抛开利差的理财产品从精算的角度注定是小于本金的。增值不是保险的目的,风险保障才是。从这个角度看,占用巨额资金流动性和未来现金流的大量长期保险计划真的不是什么好的财富保值增值方案。

建立长期护理险时机未到

今年“两会”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有效缓解我国长期照护压力。在现实层面,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超过60岁的老年人群有七成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加上目前越来越多的核心家庭模式,一对年轻夫妇需要赡养四位老人,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养老问题很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影响到社会发展。

社会化长期护理险的支持者常常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例子证明长期护理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卫生系统筹资方面与我国的显著区别。日本实行的社会强制保险制度与北欧国家比较类似,采用强制性的税费和税收支持老年公民的养老需要。英国也类似,老年人护理的费用可以纳入医疗保障。其原因在于国家通过社会福利一揽子计划提前确定了老年人养老和医疗支出的总量,养老的支出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年人口在医疗上的花费。而在我国,大范围低覆盖水平的社会保险制度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养老与医疗的相对独立也造成了社保资金无法在不同专项间流动完成交叉补贴,因此,除非政府根本改变长护险的运行模式和政策倾斜力度,否则资金短缺和专业人员不足的境况难以改变。

笔者曾经参观过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老年公寓,这个老年公寓作为州联邦低收入者“医疗补助”保险(Medicaid)的试点项目,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必须向州联邦保险管理机构证明这些病人入住后不会对保险计划造成更大的开销。如果入住后老人产生超过一定限度的医疗费用,那么,养老院需要自行承担损失。养老院的院长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经营经验。因为养老院具有宗教社团和社会福利的背景,所以他们在一开始就通过教会得到了一大笔低息贷款和土地。其次,密歇根州建立医疗机构具有许可证制度,在一定的区域有总数限制,因此,他们获得牌照后在该地区就有了相对的垄断地位。再次,他们对病人有着严格的挑选制度,拒绝接收病情过于严重的病人。笔者在参观时看到大多数病人以日间照顾为主,他们乘坐班车每天早上来养老院,用过午餐后下午带着打包的晚餐回到自己的住所。这种安排可以大大减少养老院的人力成本。即使这样,院长还是表达了对病人突发严重疾病的担心,养老院与附近的定点医院签订了合同,按人头打包所有的医疗费用。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分担风险。即便如此,他们在试运营期间还是谨慎确定新病人的人数,每周不到5个新病人,预计要在两年后才会慢慢满负荷运作。看得出来,此类经营模式一旦失去各种优待政策和市场特许地位,是无法维持的。

长期护理险难当大任

商业保险和社会募集的方式可能在局部市场和高端人群建立起一个能够勉强经营的保险体系,缺乏普适性的筹资方式无法建立一个惠及全民的社会安全网。大量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会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决策者如何在全国储蓄率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处理这些考验,需要政治上的智慧和统筹全局的眼界。

与机构养老相比,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和居家养老是一个很好的节流方案。筹资问题在未来很可能通过延迟退休和企业年金制度等方式解决。随着我国大中型城市居民预期年龄逐渐突破80岁,工作到六十七八岁甚至更晚会被更多人接受。医疗工作的重点在于预防各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和事故,早期发现,尽早干预,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因为控制不良进展成为致死致残率甚高的心脑血管疾病。政府能够通过政策指导鼓励劳动者将一部分收入强制储蓄以应对老年需要,同时通过财政手段保证国民的基本生活和尊严,保障社会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自扫门前雪”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终究难当大任。

结语

在涉及养老问题的辩论中,任何主张限制和压缩老年人福利的立场很容易受到对方“忽视老人”的攻击。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而不是负担,这早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家属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护理和医疗负担,具有更广泛风险池和财政兜底的社会保险能够起到比商业保险更大的作用。广大中青年、中产工薪阶级作为赡养老人和纳税的中坚力量,更加需要忘掉焦虑,共同实践中国梦。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