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19 11:05:49作者:王建新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说:肿瘤是怎么产生的?现在可以说并没有一个可以解释所有肿瘤起因的理论。但目前一般认为,癌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病毒、环境和免疫四方面因素有关。
肿瘤是怎么产生的?现在可以说并没有一个可以解释所有肿瘤起因的理论。但目前一般认为,癌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病毒、环境和免疫四方面因素有关。
四大因素以免疫为首
首先要考虑的是基因遗传因素,一些肿瘤明显受到家族和基因的影响。比如让国际影星安吉丽娜下决心切除双侧乳房的BRCA基因。然而,在所有癌症中,大约只有5%~10%与遗传基因有关,而绝大多数癌症则由其他因素造成。
其中,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们可以确认的致癌病毒包括引起肝癌的HBV、HCV病毒,引起宫颈癌的HPV病毒,引起鼻咽癌的EBV病毒,引起肉瘤的HHV病毒,引起一种白血病的HTLV病毒等。虽然这个名单还在继续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大约只有15%的癌症可以找到相关的致癌病毒或细菌。
恶劣环境因素和不良个人生活方式也是导致癌症的因素。与上面两类因素不同的是,这些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识别、避免、预防的。比如过度的日照导致的皮肤黑色素瘤,空气污染或长期吸烟导致的肺癌,食物和水源的污染以及药物不当使用导致的特定癌症。这些因素往往会随着环境改善、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逐步降低其重要性。比如肺癌在美国已经离开“第一癌”的位置很多年了。
但是,与任何一种外部因素相比,导致癌症发生和发展的最终因素还是患者免疫功能的失败和溃退。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看法,认为肿瘤和病毒不一样,不容易被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首先,我们的免疫系统本身就具备不同的检测系统来检测外源性和内源性变化;其次,癌变细胞会产生独特的新生抗原,这些抗原从原则上讲都是可以被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和进攻的。最近肿瘤免疫治疗的巨大成功也说明,只要能够保持或恢复正常的免疫系统,癌症是可以被治疗的。
癌症预防重点“外”转“内”
那么,是哪些原因导致免疫系统在抗癌战争中失败呢?
首先是肿瘤导致的免疫抑制。作为从正常细胞演变过来的细胞,除了带有自身的“癌症标记”外,也继承了正常细胞和免疫系统之间沟通的渠道,这里主要是一系列“抑制性检查点”。肿瘤细胞通过这些“检查点”来降低免疫细胞对自己的敌意。然而,仅仅这一点并不能阻止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摧毁肿瘤细胞。
与肿瘤抑制相比,免疫系统自身的衰弱才是更重要的因素。一个无法彻底消除肿瘤细胞的免疫系统会对癌症细胞产生一定的“耐受”。这种“耐受”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控制肿瘤的发展;但是,一旦免疫系统进一步溃退,或者肿瘤突破有限的免疫耐受,肿瘤的发展就会一发不可控制。
免疫系统的失败还来自于长期的“消耗”。我们的免疫系统并不是一个可以无限取用的ATM机。所有的血细胞来源自骨髓造血干细胞,而造血干细胞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减少,因而由干细胞进一步衍生成的免疫细胞也逐步下降。如果同时有慢性感染存在的话,免疫细胞产生后,也会很快被这些“老对手”消耗,使得可以对抗新生抗原的原生态免疫细胞(Naive T cells)数量大大减少。这些都让免疫系统在对抗肿瘤时“力不从心”。
最近,一批生物统计学家通过大数据和数学模型的分析发现,癌症的发生率和胸腺(Thymus Gland)的衰老有着密切关联。胸腺是位于我们胸腔气管周围的一对特殊淋巴结。与其他分布在身体各处的淋巴结不同,胸腺负责杀伤性免疫细胞的成熟和筛选。这些杀伤性免疫细胞也被称为T细胞。然而,如此重要的一个免疫器官却在大约25岁后就开始了“衰老”过程,在进入中老年后更为显著。胸腺的衰老直接导致T细胞的产出下降,而T细胞产出下降直接与癌症发生率的升高相关。在通过数据模拟的101种肿瘤中,肿瘤发生率增加与T细胞输出减少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不能不说,免疫系统的衰老和消耗才是导致癌症发生和发展最根本的原因。
这些研究不仅说明了免疫治疗对于治疗肿瘤的重要性,也同时指出,预防癌症的重点应该从“外因”转为“内因”。在消除各种致癌外在因素的同时,要更多地注意维护和增强自身抗癌免疫功能。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