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热点 > 正文

“国谈”第三日|肿瘤药开谈!恒瑞、百济、齐鲁、豪森、科伦、德琪、特宝……本土创新药企豪华进击

发布时间:2023-11-20 12:56:45作者: 淑文 新媒体中心来源:

11月19日,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进入第三日。

经过前两日的现场谈判,企业已经对谈判过程更加胸有成竹。有的企业代表在进入二楼谈判区前就自然地拿起笔纸在等候区现场做起了演算;部分非独家竞价的品种,药企对于现场叫号的抽签也逐渐适应;甚至,现场还可以看到企业代表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喝咖啡。

据现场媒体了解,市场最为关注的肿瘤药品种是今天现场谈判涉及的重点品种。此外,除了阿斯利康、诺华等跨国药企之外,国内本土药企和创新药企代表的数量明显增多。

部分企业代表到达医保谈判现场

从今天的现场情况看,正大天晴、恒瑞医药、江苏豪森、齐鲁制药、百济神州、扬子江、德琪医药、特宝生物等多家国内药企代表进入谈判区,更有诸如科伦药业等多家企业在经历了前两日的谈判后,今天连续第三天出现在现场。

阿斯利康又来了

肿瘤药今天开谈

每年的医保谈判,肿瘤药都是医药产业和资本市场聚焦的重点领域。

今年的医保谈判名单中,不仅有ADC(抗体偶联)类、PD-1/L1类药物,还出现了百万元级的“CAR-T细胞疗法”,PD-1/L1类药物领域一直竞争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已经出现在谈判现场的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企业事务及市场准入部负责人黄彬,今天再次出现,并且在早上第一个进入谈判区。

昨日上午黄彬参加现场谈判,阿斯利康今年国谈品种较多

今年,阿斯利康有多款产品参与医保谈判,既有市场热点关注的重磅ADC抗肿瘤药德曲妥珠单抗(DS-8201),也有阿可替尼胶囊、依库珠单抗注射液、硫酸氢司美替尼胶囊等品种均以目录外品种出现在通过形式审查目录中,罗沙司他胶囊等品种则以续约、拓展适应症谈判为主。

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企业代表的身影,也让市场对于PD-1/L1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市场竞争充满期待。

众所周知,国产创新药“四小龙”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均在PD-1赛道上下了重注,旗下产品卡瑞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都继续出现在2023年医保谈判名单中。随着新适应症拓展,如果今年医保谈判能够取得成果,将会有望继续扩大医保报销范围。


PD-(L)1 抗体 2023年医保谈判情况

(数据为《医药经济报》新媒体中心整理,欢迎补充指正)

百济神州是目录内适应症最多者,去年替雷利珠单抗中4项待谈新适应症均成功进入目录,包括MSI-H/dMMR实体瘤适应症,今年新增一线胃癌和一线食管鳞癌。信迪利单抗则新增了二线治疗经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非鳞状NSCLC。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新增了1L肝癌适应症。

除此之外,百济神州的多款抗肿瘤药物也在初审名单中。例如,达妥昔单抗β注射液,用于治疗12月龄及以上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注射用贝林妥欧单抗,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复发或难治性CD19阳性的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值得一提的是,基石药业/辉瑞的舒格利单抗今年首次获得医保谈判的“入场券”。事实上,当前医保目录内并没有 PD-L1 免疫抑制剂,与目录内PD-1抑制剂相比,针对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舒格利单抗是全球唯一获批可同时覆盖同步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后的免疫巩固治疗。

根据形式审查目录,医保目录内的奥妥珠单抗注射液、奥布替尼、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达可替尼片、尼妥珠单抗注射液、帕妥珠单抗注射液等抗肿瘤药物也再次开启新一轮谈判。

今天在现场参加谈判的企业还有积极拥抱医保市场的德琪医药,该公司的塞利尼索片是全球首个全新机制的口服选择性核输出蛋白(XPO1)抑制剂。该产品自2021年12月获批上市后,于2022年5月起开始正式商业化销售,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

今年8月,德琪医药宣布主动下调塞利尼索片的价格,降价幅度达37%。此前德琪医药向媒体公开表示,塞利尼索片的主动降价正是为了参加今年医保谈判做的积极准备。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药物可及性和终端覆盖,8月11日,德琪医药与翰森(豪森)制药就塞利尼索片达成商业化合作协议。

作为医保谈判的“老手”,今年豪森同样是有备而来。“踩线”入围的创新药培莫沙肽注射液是一款长效多肽类EPO受体激动剂,该药品可促进体内红细胞增殖,改善慢性肾病患者的贫血及相关症状,这款产品的获批上市为慢性肾病引起的贫血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同样在今天医保谈判现场引发关注的还有特宝生物。

在上午10点左右,特宝生物与正大天晴的谈判代表前后脚踏上二楼谈判区。特宝生物此次参加国谈品种为拓培非格司亭,该药属于1类新药、新一代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被市场视为极具潜力的新一代“升白药”。

本土企业全面发力

多款创新药备受瞩目

在今天的医保谈判现场,或出于信息保密的考虑,部分企业已经改为采用电话信息通知,没有现场点名。但据《医药经济报》新媒体中心记者现场观察,今年国内医药企业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非常高。

在医保目录一年一度动态调整下,创新药品从获批上市到纳入医保的周期不断缩短,超过80%的新药可在上市两年内纳入医保,2022年目录调整新增的108个谈判和竞价药品中,有105个是近5年上市的新药,23个创新药实现上市不满一年即进入医保。

随着医保谈判规则的完善和成熟,多个国内企业都赶在今年6月30日“红线”到期前推动新药上市,以图可以参与本次谈判。

据统计,今年6月一共获批了7款国产1类新药,其中5款是“踩”着目录申报6月30日截止日期前的最后一周获批的,包括恒瑞医药的瑞格列汀、齐鲁制药的伊鲁阿克片、特宝生物的拓培非格司享注射液、豪森药业的培莫沙肽和驯鹿/信达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只有伊基奥仑赛注射液未出现在初审名单中,其余几款都申报了今年谈判。

工作人员在谈判前核对企业名称和参会代表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天的医保谈判过程中,科伦药业已经连续三天“打卡”,齐鲁制药、正大天晴等也连续多日出现在谈判现场。

科伦制药本次有多个产品出现在医保谈判目录中,包括复方氨基酸(16AA)/葡萄糖(12.6%)电解质注射液、复方氨基酸(16AA-Ⅱ)/葡萄糖(48%)电解质注射液、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16)/葡萄糖(30%)注射液、ω-3甘油三酯(2%)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16)/葡萄糖(36%)注射液等。

齐鲁制药的伊鲁阿克片是其首款1类新药,适应证为适用于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齐鲁也对这款新药的市场准入做足功夫,据悉,该药已经进入《2023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和《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本次申报也以目录内且为权威指南推荐的二线标准用药盐酸阿来替尼胶囊作为参照药物。

此外,齐鲁制药的孟鲁司特钠口溶膜、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阿立哌唑口溶膜、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片(II)等多个产品也在本次医药目录中。其中,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是正大天晴、齐鲁制药、日本大鹏制药三家竞价。

连续多日参加谈判的正大天晴,今天也出现在谈判现场。据了解,正大天晴的盐酸安罗替尼胶囊位列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内药品名单。截至目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已经获批5项适应症,在国内登记启动 59 项适应症,其中包括 15 项 III 期临床,除已报批适应症外,还包括胆道癌、肾细胞癌、结直肠癌等多个癌种。

轩竹生物安奈拉唑钠肠溶片也几近于踩线获批。这是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安奈拉唑钠肠溶片,获批适应证为十二指肠溃疡。实际上,国内此前已有多款上市的PPI类药物,包括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等。

在医保目录一年一度动态调整下,创新药品从获批上市到纳入医保的周期不断缩短,超过80%的新药可在上市两年内纳入医保,2022年目录调整新增的108个谈判和竞价药品中,有105个是近5年上市的新药,23个创新药实现上市不满一年即进入医保。

对于企业而言,国家医保谈判也在持续释放利好,相关规则也进行了调整。为进一步体现对创新的支持,继2022年提出竞价准入办法之后,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了《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续约规则》提出对达到8年的谈判药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对未达8年的谈判药,连续协议期达到或超过4年的品种以简易方式续约或新增适应症触发降价的,降幅减半。充分体现医保的价值购买,体现对医药创新的支持。


(李瑶、谢小航、夏立超现场拍摄,对本文亦有贡献。)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