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大健康 > 正文

建立全国统一的特医应用技术规范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2020-10-10 13:41:15作者:胡睿来源:医药经济报

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公众及临床医生对特医食品认知与应用有所提升,使特医食品行业加速发展,为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9月26日,记者在“营领·新时代首届雀巢临床营养高峰论坛“上获悉,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中国35%的住院肿瘤患者,60%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问题。在美国营养不良的人群中,有65%会选择特医食品,英国达到27%,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1.6%,特医食品的应用比例明显不足。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中国老年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于康教授表示:“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实,特医食品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营养相关并发症,同时,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更为重要的是,将特医食品纳入临床治疗能让患者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于康教授表示:“未来中国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而且是发展最快的市场。”他同时强调:特医食品应在临床医生或营养师的专业指导下规范使用,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让特医食品在临床和公众当中尽快普及。  

面对公众攀升的健康需求,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表明了加速特医食品行业发展的决心,也为特医食品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与路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自2016年3月起颁布实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并通过一系列切实举措进一步规范我国特医食品的市场运作,逐渐将其管理方式从药品转向食品,从而进入行业发展的快车道。  

与会嘉宾合影(左起:李文军、石汉平、顾欣鑫、于康、丛明华)  

近年来,特医食品行业快速发展,但市场容量尚未完全释放。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和临床营养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石汉平教授表示:“营养教育和科普不足,是妨碍我国临床营养和特医食品发展的重大障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宣传正确的营养理念。”与此同时,临床中,营养治疗的手段和特医食品亟待丰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秘书长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丛明华教授对此深有感触:“目前临床中的营养制剂还不足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需要更丰富的特医食品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  

雀巢健康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顾欣鑫表示:“在当前政策和市场利好的情况下,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提升临床医生和公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  

自《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截至2020年6月30日,通过注册审批的特医产品共有51个。其中,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婴儿食用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有31个;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有20个,包括全营养配方16个、非全营养配方4个。其中产品的组织状态以粉状为主,液态产品仅有5个。  

雀巢健康科学大中华区首席医学官李文军介绍,目前,雀巢健康科学在国内已经获得8个特医产品注册证,包括3款牛奶蛋白过敏的深度水解和氨基酸配方,2款儿科全营养,3款成人全营养配方,还有其他正在注册中的产品。产品覆盖危重症、外科、肿瘤、儿科、脑卒中和康复科等领域。  

会上,专家们建议,特医食品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管理与指导是发挥特医食品营养支持作用的重要保证,虽然国家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特医食品临床应用技术规范,有条件的地区已经开始先行试点出台地方性规定,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发布适用于全国的特医食品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已经势在必行。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