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大健康 > 正文

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在榕举办,共促中医药合作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30 11:45:07来源:医药经济报

9月28日~30日,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暨道地药材临床应用论坛在福州举办。论坛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论坛邀请十余位海峡两岸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围绕两岸中医药传承创新、道地中药材研究等主题展开交流与研讨。两岸中医药专家和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共250人参加了线下会议,3300多人以线上方式同步参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吴振斗通过线上致辞。吴振斗说,本次论坛的召开,对深化两岸中医药领域合作,促进青年中医药人才发展,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两岸青年中医药人应当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发掘中医药精华,在创新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同时,发挥中医药多元价值作用,深化中医药文化交流,促进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共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医药力量。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刘平在致辞中说,今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中医药交流合作。希望两岸中医药同仁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充分交流分享两岸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进展与成果,进一步加强两岸道地药材产业合作,推动更多优秀的中医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中医药传承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促进两岸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康宸凯在致辞中说,希望此次论坛能有效加强两岸中医药交流,促进传统中医中药技艺传承,并鼓励两岸中医药青年创业,广泛推广中医药优势病种,将中医药服务推向两岸各个角落,为人民健康谋更大的福祉。  

  

福建省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处(省中医药管理局)处长钱新春提出,要加强管理,推进道地药材业健康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中药科研攻关和对外宣传力度,提升道地药材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医教协同,发挥多载体的育人功能,加强两岸院校、中医药教育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的标准互通与技术交流;要发挥优势,聚焦多形式的文化传承,充分发挥海峡两岸地缘优势,融合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能锋在致辞中说,希望本次论坛为两岸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平台。学校也将继续借助自身的地缘优势,加强与台湾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培养高水平、服务基层的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共同致力海峡两岸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  

▶钱新春做了“学好中医药条例,传承中医事业”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医药法律法规对事业产业发展的作用和思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在专题报告中,结合中医药自身特点,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与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和思考建议;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主任委员孙晓波以“道地性—质量控制”为重点,介绍了创新驱动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并对闽药发展提出规划和建议;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中药材GAP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文全结合自身经验,介绍了中药材GAP实施工作情况,分享了道地药材GAP基地建设的经验。  

论坛上,三位台湾专家进行了线上专题讲座——  

▶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会长梁克玮分享了台湾青年医师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案例。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药学系副教授、台湾中华药用植物学会理事长黄世勋介绍了台湾道地药材种植与产业开发的情况。  

▶台湾照顾服务专业协会理事长林菡雅围绕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做了专题报告。  

在中医药产业分论坛上——  

▶原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华碧春、原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叶舟、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瑞平、李时珍医药集团总裁杨明江和北戴河新区健康产业创新促进局局长顾少杰等进行了讲座。专家们的报告内容引起了现场的热烈反响。  

此外,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协会、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还与中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李时珍医药集团总裁杨明江说,两岸中医药文化一脉相承,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共促交流,两岸中医药专家一起努力,共同传承中医药这个中华文化瑰宝。  

福建瑞来春健康管理厦门公司总经理周继政说,现场专家的分享让中医药人收获良多,倍感振奋。两岸中医药可进一步相互借鉴、紧密合作,让中医药发展更有生命力。  

延伸阅读  

建校110年来,福建卫职院始终紧跟时代步伐,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致力培养业精德诚的医药卫生人才。2021年成功入选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计划(A类)立项建设单位,中药学专业就是高水平药学专业群的重要支撑。  

学校建立了福建省中医药有效成分分析与生物活性评价研究室,服务中医药科技研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合作,联合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福建多家医药公司等合作,成立产业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技能培训,融入企业“名医好药”“用道地药材,做科学中药”的经营理念,培养贴近市场、服务基层的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65;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