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人物 > 正文

歌礼制药创始人吴劲梓:创新打底,“专注”弄潮

发布时间:2019-04-30 18:14:49作者:马飞来源:医药经济报

这个时节是钱塘江最佳的观潮期。坐在歌礼制药杭州总部办公室,面朝江心,颇有“潮来溅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的感觉,再见歌礼制药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吴劲梓博士,他的头发白了些,但精神依旧饱满。

“抱歉,抱歉,迟到了一会儿。”刚从会议室出来的他大步走进会客厅,边表达歉意,边请记者进自己的办公室。办公室陈设很简单,桌上堆放的是厚厚的文件,可就在这里,他执掌着歌礼制药的未来航向。

人物|歌礼制药创始人吴劲梓:创新打底,“专注”弄潮

歌礼制药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吴劲梓博士


一个新药撑不起梦想

他是一名弄潮者,在如眼前钱塘江一般潮起潮落的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潮汐中,勇向涛头立。公司成立短短5年,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丙肝病毒药物戈诺卫的上市销售,成功牵制了进口药的定价策略,大大减轻了中国患者和国家医保系统的经济负担,有望实现用中国的创新药主导消灭丙肝这一重大传染病的目标。

也是这5年,他将从零开始的创业公司,做到了全球首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并成为全球未盈利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融资规模最大的公司。8月1日,对歌礼来说是一个里程碑的日子,也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里程碑。

现在4亿美元在手,他比过去更忙了。“公司第一个创新药上市销售,后期商业化非常重要。歌礼在努力实现产品销售最大化,争取尽早形成自我造血能力。但一个新药撑不起歌礼的梦想,作为专注抗病毒药物开发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下一步要解决中国1亿慢性乙肝患者和众多艾滋病患者的临床需求。同步攻坚肝癌、脂肪肝领域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歌礼的产品线是呈体系和梯队向前推进的。”谈起公司的发展战略,会后略显疲惫的吴劲梓顿时兴奋起来,他微微一笑,“歌礼短期不刻意追求盈利,毕竟要成为世界级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产品线方面须做前瞻性投入和布局。”


当时没人投我

上市后的歌礼有4亿美元为公司的发展奠定资金基础,可5年前却是另一番画面。公司成立之初,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热度不比当下,融资难是那一拨的共性问题。和所有初创企业一样,歌礼也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

“当时没人投我。”吴劲梓回想起2012年融资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很多一流投资机构很看好他的项目,但临近签协议,投资者要么觉得当时融3000万美元估值高;要么认为风险太大,最后都没签。他特意把坐椅向前挪了半步,似乎是在配合他的肢体语言。吴劲梓耸耸肩说:“无路可走时,索性做了一个很需要勇气的决定,自己成为了歌礼的天使轮投资者。”

有点破釜沉舟的感觉。他解释道:“当时,中国新药创制企业有两个创始人做了自己公司的天使投资者。一个是我,一个是百济神州的欧雷强。”这一点他特别有感触,当时没有资本加持,幸亏他还有点积蓄,能卖掉海外房产,否则,公司就死掉了。

正是这笔天使投资,使歌礼挺过了生死劫。2015年获得美国高盛集团、康桥资本、天士力集团等著名投资机构的5500万美元投资,次年又拿到B轮1亿美元投资。当时,企业估值达到50亿元,创下中国海归新药创新企业的估值纪录。

“创业有很多失败的可能,如果仔细计算、做风控模型的话,我绝对也不敢投。太冒险,这也是当时大基金不投的主因,他们都做过评估模型,创业要看准大方向。毕竟高风险与高回报是相辅相成的。”

当时,他如果不投,回美国找个跨国药企的高管职位养家糊口是没问题的,但这不是他想要的。他选择做公司的天使投资,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对自己的项目有感情,他一直从事抗病毒药物研究,对项目很有自信;二是很看好中国生物医药市场的发展,认为值得一博。

吴劲梓擅长把目标变成计划,把计划变成行动,最后用结果来考察行动。支撑这一切的是,他从来都不缺乏的激情。如果吴劲梓用传统思维给自己设限,他的故事将会是另一个版本。


家庭和公司管理相通

创业要有很多牺牲,尤其是人到中年又位居跨国药企高管的海归创业者,落差很大,最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据说,很多海归回国创业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多是因为家庭羁绊。

要家庭,还是要事业?吴劲梓也遇到过同样的抉择。他曾希望国内国外两头跑,兼顾家庭和事业,后来发现不那么理想。说到这一点,他反复表达了对太太和两个孩子的感谢。

“刚回国创业,若时常在国内,就无法照顾到家庭。开始是国内国外各一半时间,好在很快家人决定全部回国定居。”言语间,吴劲梓自然地流露出甜蜜的微笑,“管理家庭和管理公司有相通之处,2010年我筹建公司时就邀请太太参与进来,歌礼这个名字就是她取的。英文名叫Ascletis,源自于拉丁语,寓意为希腊神话中的医药之神。这让她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之后一直负责公司的运营管理。若她从开始就是局外人,第一她不会支持冒这么大的风险来创业,第二她也不会愿意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家里的积蓄想着留给孩子或自己养老,这样创业就会受到牵制。所以,家庭管理也是要有策略的。”(大笑)

吴劲梓曾不止一次公开讲述他回国创业的理想和抱负。没想到,技术出身的他却对管理有自己的套路。同为60后,他和药明康德的李革博士回国创业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李革博士也是这样让太太赵宁早期就参与进来。


专注可提高成功概率

用5年时间,培育中国生物医药独角兽,他的秘诀就俩字“专注”。温文尔雅的性格并没有成为他披荆斩棘的障碍,反而让他比同时代创业者走得更稳健。不急于追求盈利,他深谙生物科技公司的价值内核。

“世界级生物医药公司都用很多年才盈利。吉利德10多年才盈利,但正是这些年的积累,不仅奠定其在丙肝界的地位,也将股价推上了巅峰。”吴劲梓特意加重语气向记者解释背后的逻辑,“歌礼要快速盈利,做好戈诺卫的销售就可以了,不用持续投入大额研发资金,但这样一来,歌礼就和许多传统制药企业一样了。”

事实上,吉利德、百济神州、信达等国内外生物企业都非常注重长远布局,歌礼专注抗病毒、肝癌、脂肪肝三大领域,产品线建全了,丰厚利润自然会来。越专注,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戈诺卫的经验很快可以复制到乙肝药物开发中,但若复制到糖尿病项目可能很难成功。歌礼的产品战略不会像一个音符,而是要成为一首交响乐。

“戈诺卫上市3个月,用药12周,97%的治愈率。第二个丙肝药拉维达韦已申报新药上市,该药Ⅲ期临床数据显示,用药12周治愈率达到99%。第三个丙肝药ASC21很快就要进入临床阶段。中国2500万丙肝患者所需的治愈性药物问题已解决,剩下的就是要做到销售最大化。中国既是丙肝大国,又是乙肝大国,目前有1亿慢性乙肝患者,且乙肝目前无法治愈,需终身用药,即便如此也仅有5%~8%的治愈率,这完全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歌礼的目标是用3~5年在慢性乙肝药物开发上取得突破,把患者用药时间从终身用药降至1~1.5年,疗效从5%左右的治愈率提至20%~25%,目标很清晰。产品做出来只是第一步,强敌环伺,这注定不是一场轻松的战斗。”他表示出对竞争对手的尊敬和重视,更是成竹于胸的放手一搏。


创业要有很强的承压能力

大时代银幕上映出的是,每个奋力奔跑的人勾勒出的斑驳光影。对创业者来说,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压力,敢拼是吴劲梓团队留给记者的又一印象。

采访前,歌礼相关负责人指着公司长廊的一张照片说:“这是吴总在递交招股书时的一张照片,看上去很憔悴,一反平时斗志昂扬的样子。”这背后的故事是,为能顺利敲响这面锣,在递交招股书前,吴劲梓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加班熬了整整一周。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歌礼与其他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同期赴港递交IPO申请,却被歌礼博得“头彩”,歌礼人诠释了“爱拼才会赢”的内涵。

当然,爱拼,压力无处不在。“创业要有很强的承压能力。公司没上市,压力大,很忙;上市后,压力更大,更忙。产品没上市前,压力大,产品上市后,压力更大。公司做得越好,压力越大。”吴劲梓直言,压力是永远存在的。创业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做喜欢的事,压力就变成动力。二是要有好团队。生物科技公司普遍对人才需求紧迫,团队力往一处使,才会不断向前走。团队首要的素质就是要有承压能力,歌礼注重团建,会通过不同形式让每个人都保持战斗力。

“那您怎么放松自己?”记者追问。

吴劲梓透露,他特别喜好运动。“如爱打羽毛球、游泳。有机会,会陪陪家人,和孩子在一起也是很好的减压方式。”或许,这就是他能在中国生物医药涌潮中遨游的标配技能吧!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53;yyjjb@21cn.com。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