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热点 > 正文

港股“18A”人来人往:百济增员超千人,康希诺减员三分之一,康方、金斯瑞等加入人才争夺战

发布时间:2024-04-20 13:51:08作者: 刘晓梅来源:

每一次战略调整,都是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判和准备。

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上市公司年报季,过去一年创新药企在人力资源方面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企业通过扩张员工队伍以适应市场增长,另一边厢,也有企业为了应对财务压力和市场挑战而不得不采取调整措施。
近期,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最新的业绩情况浮出水面,《医药经济报》新媒体中心梳理发现,在刚过去的一年里,18A企业中约有半数面临了员工队伍的缩减,与此同时,另一半企业却迎来了员工数量的增长。这种“一半缩减,一半扩张”的对比,反映出在医药行业结构性调整的大背景下,企业在适应市场、优化结构中的不同选择。
业内观点指出,医药企业的扩张或减员是一个多维度的决策过程,体现出企业对未来战略的深思熟虑。扩张是企业对市场动态的直接响应,如新药批准、市场需求变化或新兴市场的发展;而减员则可能是公司为了将资源集中在最有前景的研发项目上,放弃那些成本高昂且成功率较低的项目。

业绩增长驱动人才扩充

百济、康方持续加码
根据公开信息,2023年,国内领先的创新药物企业,包括百济神州、金斯瑞、云顶新耀、康方、再鼎和复宏汉霖,均实施了一定规模的人员扩充。特别是在其创新药物产品实现更广泛市场推广后,公司显著增加了销售人员和研发人员的招聘力度。

根据梳理,2023年增加员工人数最多的是百济神州。
年度证券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2月14日,百济神州在全球五大洲共有10600名全职员工其中包括1600名在美国的员工。而去年1月,该公司总共雇佣了9200名员工,其中在美国工作的有1300人。
短短一年时间,百济神州在全球范围内新增了1400名员工,增幅达到15.22%。
百济神州的底气来源于其业绩的强劲增长。2023年,百济神州全年总收入达25亿美元,同比增长74%。全球产品收入持续攀升,创收22亿美元,同比增长75%。
百济神州明星产品泽布替尼贡献了超过半数的销售额。2023年1月,泽布替尼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一线治疗适应症为泽布替尼海外市场放量继续添加砝码,为其带来海外市场销售额的爆发增长。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9%,正式跻身“重磅炸弹”药物行列。
随着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计划与战略的不断发展,百济神州需要在美国、中国、欧洲等地区增加大量的管理、运营、临床、监管事务、生产、销售、营销等工作人员。
除了明星产品的快速放量,百济神州研发管线中新药的增加也需要更多的人手。目前,百济神州在研药物管线超过50款,覆盖多种技术平台和药物模式,包括单抗、双抗/多抗、ADC、细胞治疗、mRNA等,乘势于业绩增长的上升期,百济神州需要更多的研发人员来推进药物的开发和临床试验。
员工增加人数排名靠前的还有金斯瑞。员工数量从2022年的6213人增长到了2023年的6937人,增员724人,增幅达11.65%。
这与其2023年的金斯瑞业务的显著增长密切相关。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金斯瑞收入同比增长34.2%,达到约8.4亿美元,近五年的年化复合增长率超过30%,子公司细胞疗法业务、生命科学业务、工业合成生物学产品业务等各个板块均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金斯瑞细胞疗法业务子公司传奇生物2023年实现2.85亿美元的外部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44.2%。
康方生物同样实现业绩增长并迎来人员扩张。2023年,员工总数从2022年的2341人增加到2778人,涵盖了从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到销售、市场、采购、行政管理以及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各个部门。

2023年,康方生物的总收入创下新高,多达45.26亿元,同比增长440%。其中技术授权和技术合作收入约29.23亿元,占营收比例超过六成,主要来自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VEGF双抗依沃西(AK112)部分海外市场权益许可给美国Summit Therapeutics公司的合作首付款。
此外,还有多家创新药企在2023年实现了员工数量的增长。这些企业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渠道、加强研发创新,实现了业绩的稳步提升。
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为了保持竞争力,生物医药企业通常需要持续投资于研发,吸引和培养高技能的科研人员。随着新药研发的推进和市场对创新药物的需求增加,企业也需要更多的研发和商业化人才来支持这些活动。
不过,业内有观点指出,企业业绩增长的背后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昂的研发成本,这要求企业必须在扩张与成本控制之间找到平衡点。

人员调整应对变化

翰森、信达等战略重塑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与火热的扩员截然相反的是,在2023年减员的18A创新药企超过20家。
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康希诺疫苗相关收入大幅下降,与之相伴随的是人员调整。康希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57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5.49%。
康希诺在财报中对岗位披露较为详细,根据2023年和2022年财报,康希诺员工人数由2023年2291人减至2023年1494人。其中,生产人员减员人数和幅度均为最高,其次为管理、财务、质量这些岗位,基本减掉了三分之一人员。
相比之下,研发人员只少了23人,销售人员还增加了18人,反映出公司在商业化上的希望。

同样在细分领域面对压力考验的还有三叶草生物。财报显示,2023年,三叶草生物实现收入3925.5万元,虽和2022年零收入相比有所进步。
不过,三叶草生物的人员调整在过去的一年中持续进行。2023年,三叶草生物员工总数从764人下降到387人,降幅接近50%。从财报上看,三叶草对研发人员的裁减更为显著,研发人员从254人减到145人,减少接近一半;此外,行政支持岗位减幅超出一半;对于制造及CMC端则更狠,从377人减至114人,出清了超过三分之二。
与康希诺类似的是,2023年三叶草新设立了营销岗位,新招了64人的销售团队,以期在商业化方面进一步发力。

与面临危机的康希诺和三叶草生物不同,有部分人员调整的企业在2023年业绩增长强劲。
减员人数最多的翰森制药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01.0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7%;净利润约32.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6.9%。虽然总体员工数量减少了1400人,但研发人员数量反而增加,显示出公司对创新研发战略的重视。
减员超400人的信达生物在2023年收益显著提升,财务指标大幅改善。根据财报数据,2023年实现总收入人民币62.06亿元,同比增长36.2%;产品收入人民币57.28亿元,同比增长38.4%。
报告指出,其总员工数量从2022年的5294人下降到2023年的4872人。在具体岗位的描述上,研发人员从2022年的“超过1000名”变成了2023年的“近1000名”;销售及市场推广人员无甚差别,都是“近3000名”;而CMC人员上则从“超过1000名”变成了只有“近800名”,从这些描述上看,信达生物在CMC人员上减员最多。

除此之外,还有多家创新药企在市场竞争和财务压力的双重打击下采取人员调整措施。

业内人士指出,依靠自身产品的销售来实现盈利,而不再依赖于外部融资,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和生存的必经之路。人员调整是药企降本增效的主要手段,虽然在短期内可以降低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