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9 10:57:21来源:医药经济报
上海
药品零售行业是医药行业的产业下游,也是面向公众的窗口行业,覆盖面广、活跃度高,直接关系到公众对药品质量和服务的切身感受。上海药监部门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中,针对药品零售行业内在特点,积极思考、综合部署,持续提升药品监管能力,围绕“四个聚焦”,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防线,促进药品零售行业健康发展,切实守护百姓用药安全。
一是聚焦“新”字,制度先行促规范。针对新产品、新业态,研判风险、深入调研、提前谋划,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分析细胞治疗药物供应链结构,在研究制定《上海市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药品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参与中国医药商业行业协会起草发布团体标准《零售药店经营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药品服务规范》,指导组织区市场监管局探索形成《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药品零售企业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工作文件,指导检查员开展药店许可与监督检查,着力加强细胞治疗类产品零售供应链管理。面对药品网售规模高速增长下行业引进数字化设备提升发货效率的需求,深入一线调研门店和设备运营特点,指导区市场监管局形成试点工作方案,在严格遵守实体门店经营地址和经营范围、不降低执业药师配备和审方要求的基础上,强调总部统一计算机管理和专人专管,发挥数字化系统拣货、打包优势,稳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聚焦“综”字,协同治理保安全。为解决零售药店监管过中存在药监、医保、卫生等多部门执法问题,根据市府关于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要求,出台《医保定点药店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实施方案》围绕监管全要素、内容全覆盖、流程全闭环、执法全协同、数据全共享、结果全公开,开展医保定点药店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协同监管机制。为加强特殊管理药品管控,联合公安、卫生健康、医保、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严防流弊风险。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推进药品零售行业管理,牵头市商务委、医保、卫健等七部门推动《关于促进上海市药品零售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修改完善,坚持“以网管网”,规范药品网络销售行为,指导区局开展数字药仓课题研究及先行先试;聚焦药学专业人员药学服务管理,深化医保定点药店联合惩戒,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三是聚焦“数”字,“上海药店”护民生。以小药店服务大民生为切口,聚焦数字化赋能药店管理和药学服务,徐徕局长在主题教育期间,带领课题组广泛调研、反复论证、挂图作战,全力打造升级“上海药店”这一公益性、权威性数字化药学服务平台。通过与全市零售药店建立数据接口,集成药品基础信息、药品在售信息、药店基本信息、药店许可监管信息、药学服务人员信息、医保药品和门诊统筹药店六类信息,让市民找药、购药、用药更便利、更安心。依托于历年来强化社会药店执业药师配备、开展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加强执业药师药学服务能力建设成果基础上,首次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管理为主的公益药学服务机制,组建了一支公益服务药师队伍,开展在线用药指导。在横向、纵向汇集公共数据资源基础上,平台通过构建模型开展全市药品销售数据分析和监测预警,服务政府监管决策,进一步推进了零售监管工作数字化转型。
四是聚焦“促”字,加强普法促共治。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防范质量风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上海药监部门强化药品从业人员培训,组织多场“沪”药守法大论坛,第一时间对全市药品零售企业、网络交易三方平台开展《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药品流通重要法规的宣贯培训和问题交流。同时积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指导协会组织药品零售企业开展“互帮互学”交叉检查和结果讲评,促进行业自查自纠、共同进步。为了更好地普及药品监管改革和服务政策,在“全国用药月”期间依托全市200多家科普站开展“六进”活动,举办药品监管改革和服务政策宣介会、政企交流会,进行精准普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合规意识、法治意识、风险意识。
上海市药监部门将持续围绕“强监管、排风险、提能力、促共治”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药品安全监管和能力水平的提升,系统完善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工作举措,打好药品监管“组合拳”,织密药品安全“一张网”,有效防范化解药品安全风险隐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合肥
今年以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严格按照省药监局的工作部署,围绕“讲政治、强监管、保安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大监管力度,稳步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坚持高位统筹,周密谋划部署省药监局启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以后,合肥市局立即谋划制定工作方案与落实举措,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卫宝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召开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专题推进会议和市药品安全委员会会议等,明确任务,压实责任。
聚焦排查治理,抓实风险防控以问题为导向,以开展各类专项为抓手,综合运用监督检查、监督抽检、网络舆情监测、投诉举报线索分析等手段,注重对风险隐患的排查甄别。建立风险会商及“三清单”制度,逐一销号处置,做到闭环管理。共组织药械化专项检查11个,开展风险会商3次,排查并处理重点风险隐患23个。
加强协同联动,凝聚执法合力成立合肥市食药环知联合执法中心,强化市市场监管局与公安、卫健、省药监局第一分局等部门协作,构建完善联合执法格局。累计召开药品安全联系会议、专家论证会、药械产品认定及案情会商会11次,出具认定意见14份,助力公安机关查办案件11起。
聚焦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效能加强智慧监管,试点推进药品零售企业接入智慧监管平台,逐步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加强检验监测能力,市食药检验中心申报8项中国食药检定研究院、英国LGC能力验证和2项省药监局科技创新项目,现已申请药品检验检测机构C级能力达标验收。
深入调研指导,寓服务于监管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为契机,深入基层对药品安全监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药学服务能力等进行调研,形成《合肥市执业药师及药学专业人才现状的调研报告》,深入摸排梳理零售行业药学专业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提升药学服务能力难点,明确规范服务重点;同步开展“百名专家助药企”活动,以专家“问诊”服务企业健康发展,累计开展助企活动52家次,派出专家133人次,指导解决问题77件,有力夯实企业持续发展基础。
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治理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基层药品安全“四员”制度的实施意见》,在9个县区已率先健全工作制度,现有“四员”2276名,有效推进药品监管网络向乡镇、农村延伸。依托合肥市网络交易监管服务平台,抓实网销药械监管。对全市6500余家网络销售药械企业单独建库,做到实时监测、靶向监管、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累计监测网站、移动端APP等1.4万余次。市市场监管局与卫健、疾控中心等部门达成部门信息共享,在全市实现疫苗储存温度在线监管,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疫苗储存、使用环节监管智慧化。
下一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将以“四个最严”为遵循,守底线保安全、追高线促发展,持续推动巩固提升行动走深走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江苏
江苏省药监局在镇江召开全省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阶段工作推进会。会议对照国家和省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方案要求,总结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开展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研判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省药监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陈和平、二级巡视员万煜华出席会议。
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围绕“防范风险、查办案件、提升能力”这一主线,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两品一械”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动态监管,有效排查化解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有力震慑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扎实推进药品监管能力建设,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但药械网络销售监管面临新的挑战,监管能力建设存在短板,基层监管网络还不完善等问题需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陈和平指出,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的重大意义,持续推动巩固提升行动取得新成效。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防范安全风险
把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作为防范药品安全风险的有力抓手,着力构建企业主动作为与监管部门依法严管相向而行的良性互动格局。
二是强化协同联动,严打违法犯罪
牢固树立公平公正执法办案理念,提升案件查办能力,加大执法联动力度,完善联合办案机制,优化行刑衔接流程,严惩重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形成药品安全治理工作合力。
三是强化督查考核,推动任务落实
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统筹业务工作和资源力量,结合各地具体实际开展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四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将开展巩固提升行动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工作结合起来,同落实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与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五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和谐氛围
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用好省、市、县三级部门官方网站和微信微博平台,突出效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严厉打击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为全面落实好“四下基层”的任务要求,充分了解各地在开展巩固提升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召开了两场专题座谈会,围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进行了讨论,各单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省药监局巩固提升行动各工作组参会同志对现场能解答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回应,对需要进一步讨论研究的问题建立了问题清单,明确各工作组负责跟进解决。
南京检查分局、无锡、盐城、泰州、新沂、常熟、句容市市场监管局等7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分享了各地的亮点工作和特色做法。省药监局巩固提升行动各工作组有关同志,省药监局各检查分局、各设区市市场监管局、县级基层联系点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内蒙古
“看到传统的制药过程已经被先进技术所取代,特别是中药制剂从原材料到形成制剂,全过程的严格管控以及出厂检验的把关程序,让我们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保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信心……”12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药监局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记者、基层药品监管人员和社会公众深入药品生产企业,零距离接触药品生产全过程。
参加活动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解说下,现场参观了药品自动化生产车间、全自动外包装车间、质量控制实验室等,对药品从原辅料到成品生产全过程进行了观摩,现场感受药品生产过程的专业、科学和严谨。
活动中,监管人员还同步讲解了药品生产的重点监管内容,细致解读了药品相关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药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意识,提升公众安全用药意识和科学素养。
“药品生产企业公众开放日”活动增进了企业、社会与监管部门之间沟通了解,让公众全面了解药品的生产流程和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药品监管工作的认知和信心,对营造人人关心药品安全、积极参与药品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65;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