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数字报
医药经济报热点 > 正文

约一半高管被裁,过去一年减员超1600人!大起大落的拜耳如何增效渡难关?

发布时间:2024-03-25 15:58:33作者: 郭皓淳来源:

拜耳的组织架构重组一直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拜耳已经将裁员“大刀”挥向管理层。

日前,拜耳声明将取消公司制药部门领导团队中的6个席位,管理层人数从14人减至8人。行业观点认为,这是由于拜耳的新药市场进展无法弥补因重要专利到期而损失的数十亿销售额。

据了解,Xarelto(Rivaroxaban)抗凝剂由拜耳和强生旗下强生创新制药联合开发,仅在美国就已被开出超过8000万次处方。2022年,它是拜耳最畅销的药品,带来了价值45.16亿欧元的收入。然而,预计拜耳将在2026年失去Xarelto的独占权。
同时,拜耳2023年财报显示,2023年营收476.37亿欧元,同比下滑6.1%;研发投入53.71亿欧元,同比下滑18.3%;截至2023年12月31日,金融债务净额为344.9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695.30亿)。
此外,拜耳在2023年报告中披露,目前公司共有99723名员工,与2022年相比减少1646人,都是市场和营销(Marketing & distribution)方面的员工,主要以亚太地区减员最多。
事实上,自去年2月起,拜耳裁员的动态持续更新。裁员对象从55岁以上且服务满10年的员工,到多个中级管理和协调层,再到如今的制药高管团队。受影响的员工将获得巨额遣散费和提前退休计划。拜耳员工最多可获得52.5个月工资的遣散费。与此同时,公司正在施加压力,要求相应员工尽快接受这些条件。

“再砍一刀”能使拜耳涅槃重生吗?

内部改革

新架构可否力挽狂澜?

据悉,近期拜耳在制药业务部成立一个新的全球商业化部门,任命Christine Roth作为部门领导,她原本是肿瘤业务负责人。

此外,拜耳任命Sebastian Guth为首席运营官,任命Julio Triana担任消费者健康总裁,公司的全球营销主管Anne-Grethe Mortensen、放射业务主管Gerd Kruger和消费者健康业务总裁Heiko Schipper都将离开。
拜耳为何要进行如此决绝的大规模调整架构?
目前,拜耳集团共有三个事业部,即处方药、健康消费品、作物科学。据2023年财报,拜耳集团销售额为476.37亿欧元,同比下降1.2%(按固定汇率计算)。其中,作物科学事业部销售额下降3.7%,为232.7亿欧元;处方药事业部销售额同比持平,为180.81亿欧元;健康消费品事业部销售额增长6.3%,达60.27亿欧元。
农作物科学是拜耳的重要板块,但在其2016年以66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后,各种隐患接踵而至——2018年,拜耳在孟山都的农达草甘膦致癌案件中败诉,需要向原告支付2.89亿美元的赔款,此后一直深陷于相关诉讼与索赔之中;2020年6月,拜耳发表声明,将以109亿美元的赔款了结约12.5万起相关诉讼;至今,拜耳仍被卷在相关诉讼中,市值已经暴跌了70%以上。
在收购孟山都之前,制药业务是拜耳的主要业务。但随着业绩的支柱产品利伐沙班、阿柏西普等相继面临专利悬崖,拜复乐、拜唐苹等药品陆续进入集采,其制药业务出现乏力。
拜耳的业绩增长也几乎让投资者失去信心。2023年以来,拜耳股价的涨幅仅为6%,远远落后于医药同行,同期诺华股价涨幅高达18%。
多重危机之下,拜耳急需改革运营模式、专注其重要业务。安德森公开表示,他将“不遗余力”让拜耳变得更好——而这“不遗余力”的直观展现形式,便是减员增效。
一年来,与拜耳捆绑出现的关键词中,“人事变动”或许能排上榜首:

2023年2月,拜耳在美国加州推出“离职选择计划”,针对55岁以上且服务满10年的员工裁员55人。

2023年8月,拜耳宣布,为了将资源集中在某些重要项目上,德国制药公司拜耳的细胞治疗业务部门 BlueRock Therapeutics 解雇了 50 名员工,包括剑桥、纽约和多伦多等地。

2023年9月,上任不久的拜耳全球CEO比尔·安德森希望在公司内部启动重大变革,制定更官方的全面重组计划,向管理层裁员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此外,拜耳将在2024年年底前剥离多个中高层,公司95%的决策权将从管理者转移到执行者手中。

今年年初,拜耳在全球范围内推出“Dynamic Shared Ownership”(DSO)新运营模式,目的是减少层层分级、部门间相对独立、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拜耳CEO比尔·安德森宣布,将在今年11月进行大规模的重组,主要包括取消几个管理层级,并简化工作流程,具体细节将于3月5日宣布。
今年1月,拜耳作物科学部门也发生了人事变动,3名高管离职,他们在公司工作了至少27年。
3月5日,安德森表示,将暂且搁置消费者健康或作物科学部门的拆分计划,未来24至36个月内,其将会把精力和重点放在建立强大的制药管线,解决诉讼、减少债务和改革运营模式上。3月7日,拜耳公司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计划关闭其内部咨询部门,这将导致该部门200名员工中的大多数人失业。拜耳表示,其目标是从2026年起削减20亿欧元(21.7亿美元)的成本,这相当于2024年预期运营利润的五分之一左右。

延伸医械和基因治疗

新业务能否渡过难关?

巨型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贵在围绕实力最强的业务来不断整合和积累资源。

在巨头药企都在纷纷采取拆分轻装上阵的时候,拜耳选择了另一条路:先从内部改革开始,从而避免公司拆分的局面。大刀阔斧对高层管理团队进行重组,可以看出拜耳力图挽回公司的发展颓势的决心。
据了解,拜耳正向制药部门倾注更多资源,同时将非奈利酮、达罗他胺的销售峰值预测均上调至32亿美元。
拜耳方面表示,未来将专注发挥诺倍戈、可申达、口服因子XIa抑制剂Asundexian和非激素化合物Elinzanetant等重点产品的销售潜力。在中国市场上,拜耳和再生元开发阿柏西普的高剂量版本(8mg)已提交上市申请,有望为重磅品种再续辉煌。
不过,最牵动外界神经的,是农作物科学业务的拆分进展。安德森此前曾公开表示,拜耳在农业、医药和消费者健康领域的领先研发投资有望取得更多突破。梳理发现,拜耳正越来越多地押注创新的细胞和基因治疗解决方案,业界预估:这些治疗方案所带来的收入可能会帮助拜耳的营收增长数十亿欧元。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11月,拜耳与CrossBay Medical签署合作协议,联手开发一种新型宫内避孕装置。9月,拜耳处方药北京供应中心影像诊断医疗器械厂房在北京经开区启用仪式,标志着拜耳影像诊断设备即将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
3月份,拜耳和赛默飞世尔科技官宣达成合作,为拜耳不断增长的精准肿瘤学产品组合共同开发基于下一代测序(NGS)的伴随诊断检测方法(CDx)。
多次出手医械领域,可见拜耳急需寻找新的业务突破口。本月同赛默飞的合作,也是聚焦主业,顺应潮流的体现。多年来,拜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起大落,未来还将从哪些方向寻求突破?《医药经济报》将持续关注。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