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8 21:41:01作者:李瑶来源:医药经济报
3月18日,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和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数字财税研究院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京发布了其首创的国内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并同期发布《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白皮书》。
研究团队将中国医药行业分为医疗器械类和非医疗器械两大类,分别从研发投入、研发成果、研发质量、研发支持四个主要维度选取约20项具体指标进行研究模型构建,每项指标的数据均源自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确保数据的可验证性。北京交通大学数字财税研究院院长、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主要研究者姚立杰介绍,2021年非医疗器械类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排名中,恒瑞医药、华海药业、人福医药、百济神州、海正药业、天士力、翰森制药、以岭药业、基石药业、海思科位居前十。2021年医疗器械类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排名中,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生物、迪瑞医疗、微创医疗等居前列。
研究团队纳入2013年到2021年之间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发现:2013年至2021年间,非器械类(含制药、生物技术、医疗保健服务、药品零售、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等)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平均值和中位数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头部非器械类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但从极差越来越大可以看出,头部非器械类医药企业与尾部企业的研发投入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
中国医药会计学会会长、国药集团总会计师杨珊华说,我们希望这个指数能对医药企业研发工作发挥风向标作用。通过对不同企业、不同上市地、不同运营地、不同细分行业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的排序和增减变化找出根本性原因,更好地帮助医药企业把握研发规律、制定研发战略等。
医药研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和长周期的系统性工程,研发成果转发化率较低,所以在评价考核医药企业研发工作时,不能仅关注研发投入和研发规模等指标,更应该强调研发成果和研发质量。国药集团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杨晓明表示,透过上述指数,我们可以科学、系统并全面地评价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的研发能力。作为医药企业的管理者,该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定位公司研发在行业的排序以及排序的变化,研发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更好地辅助其研发战略制定与研发决策。
此内容为《医药经济报》融媒体平台原创。未经《医药经济报》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获得授权请事前主动联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65;yyjjb@21cn.com。
粤ICP备17121623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98 邮发代号:45-18 广告热线:020-37886663 订报热线: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yyjj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